到底我還能活多久?
相信不少人也曾猜測過自己會活多久,如果現時有一個高科技產品,能夠通過人臉的照片就能瞭解可以活到多少歲,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呢?
過去人臉識別技術大多用來鎖定犯罪分子,或者通過模擬長大後的樣子來找尋失蹤的小孩。但是現在人臉識別變得越來越普及和個人化,有一批科學家就正在研究一套利用面部衰老形態的模擬,來確定個人年紀的系統。
伊利諾斯大學的生物人口學家 Jay Olshansky 對華盛頓郵報記者透露,通過已有的資料我們瞭解到,有一些人老得比較快,有些人就慢一點;而且研究還表示,人類衰老越慢,存活時間越長。所以根據人臉衰老的速度就可以判斷出,研究的人物大概會活多少年。
在操作時,研究人員會用電腦掃描實驗者的照片或臉,找尋衰老痕跡。研究物件還需要提供自己的種族、性別、教育背景和吸煙歷史等資料,這些都是影響生命長度的關鍵因素。然後電腦就會開始分析實驗者的各個面部特徵,包括臉頰、眼睛、眉毛、嘴巴還有顎骨,檢測色差,例如細紋、色素斑點、下垂現象還有其他一切與年齡變化有關的細節。
目前這項技術還處於早期階段,不過據說已經不少保險公司看到了它背後的潛力,也許通過這項技術可以幫助他們更精確地分析保險金額。你覺得這算不算是作弊呢?
個人認為這項研究成果其實是將大資料與醫療結合來抗衰老的又一例子,之前 Google 曾經宣佈成立醫療和保健公司Calico,主要進行人類衰老及相關疾病方面的研究。蘋果主席 Art Levinson 也參與了這個計畫,並將擔任 CEO 。
另一機構Human Longevity 和它的著名研究員 Craig Venter 也在今年打算建造一個人類 DNA 排序資料庫來減緩人類衰老,這項技術目前得到了 7000 萬美元早期融資。
模擬改變臉部年齡的影片:
[原文:36Kr]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善用CODA 打造可信賴AI助手(黃岳永)
對於人工智能(AI)產生 「幻覺」(hallucination),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這種現象是指AI生成看似合理,實際卻為錯誤的資訊。
- Posted July 15, 2025
- 0
-
「零點擊」時代|台媒力拚內容 迎戰「零點擊」
人工智能(AI)搜尋技術逐漸普及,谷歌(Google)旗下AI Overviews等AI工具,讓用戶能直接獲取答案,不再瀏覽原始來源,削弱了媒體流量與廣告收入。
- Posted July 15, 2025
- 0
-
兩用眼鏡|自動對焦眼鏡 遠近景皆看清
隨着全球人口老化,老花眼變得日漸普遍,患近視人數也呈現上升趨勢,處方眼鏡大有市場。
- Posted July 15, 2025
- 0
-
陶瓷分類模型|智能鑑定陶瓷文物 估價98%準
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及澳洲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團隊,日前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一套結合深度學習與機器學習的陶瓷文物鑑定框架,能準確辨識作品風格與工藝,並根據歷年拍賣資料預測價格區間,其準確率高達98.91%。
- Posted July 15, 2025
- 0
-
AI編程反而低效?|AI助編程效率反減 耗時多19%
負責任人工智能(AI)模型評估與測試機構(METR)日前發表研究報告,指AI工具在編程任務中未必能夠提升開發者效率,反而可能增加工作時間。
- Posted July 15, 2025
- 0
-
黃仁勳訪問|防AI搶飯碗 黃仁勳倡創新拓職位 稱輝達晶片隨時受限 解放軍不可能採用
美國科企Anthropic聯席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阿莫迪(Dario Amodei)早前警告,人工智能(AI)將取代半數的初級白領工作,料未來5年內的失業率將飆至20%。
- Posted July 15, 2025
- 0
-
人工智能裁員潮殺到?(方保僑)
近期香港及全球多地接連出現裁員潮,無論是科技巨企、傳統產業,還是本地中小企的員工,皆難以幸免於被裁員的衝擊。
- Posted July 1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