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速效治血栓|中大磁控微導管 速治腦血管栓塞 向大腦中遠端注藥 打碎兼吸走血塊

By on July 23, 2025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中風是死亡及永久殘障最常見成因之一,腦血管阻塞更會造成缺血性中風;所有急性個案之中,中遠端血管栓塞約佔25%至40%,延醫每一分鐘將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

腦血管阻塞更會造成缺血性中風,中遠端血管栓塞約佔25%至40%。(邱敏聰攝)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及工程學院,近日合作研發「磁控軟性螺旋微導管」(MSRM),為首創頭部會主動旋轉的磁控亞毫米微導管,應用於針對性腦血管介入治療,同時成果已申請美國臨時專利。

中大研發「磁控軟性螺旋微導管」(MSRM),以治療中遠端腦血管栓塞;左起為葉耀明、梁慧康、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張立,以及中大醫學院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研究助理教授陳啟楓。(邱敏聰攝)

已申美專利 先做大型動物研究

中大的跨學科研究團隊,聯手研發一種僅亞毫米(0.5毫米至0.9毫米)大小,具矽膠柔性導尖的MSRM微導管,其厚度比一元硬幣還要薄。透過外部磁場精準導航,並以每秒2至8赫茲的低轉速運作,可從直徑3毫米的主血管,深入至大腦中遠端位置,能減少對脆弱腦血管的損傷。MSRM更能直接注射溶栓藥物、機械性破碎血栓,並安全回收血栓碎片。

矽膠柔性導尖的MSRM微導管,其厚度比一元硬幣還要薄。(邱敏聰攝)
MSRM能夠直接注射溶栓藥物、機械性破碎血栓,並安全回收血栓碎片。(Science Advances網上圖片)

現場示範可見,MSRM微導管末端設有螺旋,旁邊的機械臂裝有磁控球體,藉不斷轉動以控制磁場。同時,醫生可利用手上遙控器,調校MSRM的前進方向。目前於兔子體內實驗及體外人胎盤血管成功測試,將來有望用於血管內其他治療,例如肺栓塞、深靜脈血栓及心肌梗塞等。團隊未來一年至兩年專注大型動物研究,之後開展下一階段的人體研究計劃;論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

MSRM微導管末端設有螺旋,機械臂裝有磁控球體,以控制前進的方向。(邱敏聰攝)

如果病人患上大血管阻塞,首先安排做電腦掃描的血管造影,再由醫生評估是否適合做手術,再盡快安排病人做治療。利國偉腦神經學教授、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梁慧康指出,「我們腦內每個細胞都好重要,不要看細胞地方很小,但只要它管一些非常重要的地方,例如語言表達、運動神經等,阻塞亦會令到病人殘障,所以盡量要開通血管。」

梁慧康介紹,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目前有兩大做法,分別是「靜脈溶栓」(IV tPA)及「機械取栓」(EVT)。缺點方面,前者無法溶解大型血塊,後者需經由肢體動脈進入血管,導絲及導管難以精準控制,做法就如「在不碰牆下走到迷宮盡頭」,過程或對血管壁造成損傷,甚至引發腦出血或剝離,對中風病人可能得不償失。如今MSRM微導管的出現,有望對中小型血管栓塞患者,提供一個安全高效的選擇。

從「談笑用兵」着手預防中風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助理教授葉耀明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缺乏運動、肥胖、高膽固醇及糖尿病,均為中風的高危因素。大眾應保持均衡飲食、定期做帶氧運動、戒煙、避免過量飲酒,並透過定期體檢妥善管理慢性疾病。要識別中風警號,不妨從「談笑用兵」四點着手,當發現口齒不清(談)、面部表情不對稱(笑),或一邊手腳無力(用),應盡快致電999求救(兵)。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