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EJ Tech 創科鬥室」
澳洲悉尼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團隊,聲稱開發出比現時「基因剪刀」CRISPR更準確、更靈活的基因編輯工具SeekRNA。新工具利用可編程RNA(核糖核酸)鏈,能在不使用任何其他蛋白下,精確切割標靶並插入新DNA(脫氧核糖核酸)序列,簡化編輯過程並減少錯誤。研究論文發表在新一期學術期刊《自然通訊》。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與醫學院組成的多學科研究團隊,近日研發一項由人工智能(AI)驅動手術機械人自動化的新技術,並完成全球首次多功能手術自動化的活體動物驗證。
在人工智能(AI)主導資訊來源的今日,用戶只要向聊天機械人提問,就能在數秒之內直接得到由AI生成的答案,導致部分網站流量銳減,「搜尋引擎最佳化」(SEO)已不合時宜。
美國人工智能(AI)搜尋引擎Perplexity,一直從互聯網抓取文本、圖像及影片等數據,以確保旗下產品得以正常運行。
筆者多年來一直是蘋果公司(Apple)的忠實擁躉,自2007年第一代iPhone面世以來,每年都飛赴美國購買最近推出的新款iPhone,因此被冠以「果粉」之名。
香港浸會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梁湛輝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以及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城院區的科學家,研發一款多功能納米機械人。
彭博記者格爾曼(Mark Gurman)近日發文指出,蘋果公司(Apple)低調成立一支名為「Answers,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簡稱AKI)的團隊,專注於人工智能(AI)搜尋及問答技術。
由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聯同數字政策辦公室,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合辦的「網絡攻防精英培訓暨攻防大賽2025」上周舉行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