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生成式AI指引助應對挑戰(黃莹博士)

By on May 14, 2025

本文作者黃莹博士,為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署理行政總裁及首席科技官,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行政長官近日率領官員訪問浙江省,期間與「杭州六小龍」會晤,當中包括深度求索(DeepSeek)等創科先驅,令人工智能等創科產業發展再度成為焦點。

行政長官近日率領官員訪問浙江省,期間與「杭州六小龍」會晤。(政府新聞處圖片)

作為推動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能(AI)正深度重塑人類生活模式和生產方式。國家和香港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積極促進人工智能與產業深度融合,既推動傳統產業升級,亦培育新興產業生態。

應科院團隊最近赴瑞士參展,並獲得「日內瓦國際發明展」16個殊榮,包括一項評審團嘉許金獎、4項金獎、7項銀獎及4項銅獎。每項獲獎發明皆是科研團隊心血,更印證我們在高端研究領域的卓越表現。

其中銀獎項目「人工智能運算的高效數據儲存方法」突破傳統,革新人工智能運算框架,有效應對數據儲存需求激增和能源消耗問題。此創新技術針對人工智能數據特性,進行高效智能壓縮和資源分配,顯著降低儲存負荷和能耗,為未來科技帶來更智慧、可持續的數據管理方案。

事實上,人工智能技術正以驚人速度發展,全方位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及思維模式。ChatGPT、DeepSeek等生成式AI的崛起,標誌着技術從「工具型」邁向「智慧型」,不僅能模擬人類語言,更能進行邏輯推理、創造內容,於金融、醫療、教育等領域,展現卓越的應用潛力。

生成式AI能根據指令自動生成文本、圖像、音頻和影片等內容,其核心技術基於深度學習生成模型,生命周期涵蓋預訓練、微調和推理三個階段,適用於知識問答、角色擬定、寫作輔助、編程輔助、AI代理和藝術創作等不同場景。

然而,生成式AI仍存在技術局限,包括模型幻覺(產生失實訊息)、數據偏見及訓練不完整等問題,可引發內容安全風險。針對這些技術挑戰,應科院已備有各式方案,協助本地領先機構及企業,通過私有及專屬的大型語言模型(LLMs)有效應對相關風險。

香港在制定監管框架時採取務實平衡策略,既管控技術風險,又避免窒礙創新。數字政策辦公室早前公布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指引》,借鑑國際AI治理經驗,結合香港法律和產業特色,採用「應用導向」及「風險分級」的監管策略。

香港在制定監管框架時採取務實平衡策略,既管控技術風險,又避免窒礙創新。(中通社資料圖片)

《指引》確立五大核心原則:合法合規、安全透明、準確可靠、公平客觀和實用高效,要求各持份者嚴格遵循香港現行法律法規、完善模型安全機制、降低幻覺風險、消除偏見和歧視內容,並提高生成內容的準確性與相關性。

同時,《指引》為金融、醫療、法律、教育、新聞、旅遊、零售、物流和工業等行業提供具體應用建議,確保技術穩健發展。透過這些措施,香港將在可信、可靠和合規的基礎上推動生成式AI普及發展,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優勢。

更多黃莹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