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生成式AI治理須凝聚共識(方保僑)

By on May 26, 2025

本文作者方保僑為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生成式人工智能(AI)崛起,正全面重塑企業營運模式、學習、研發、生產以至各種公共服務。我亦常常從生成式AI獲取靈感及建議,重複性工作現時能「一鍵完成」,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如今,企業和個人均在工作及生活中廣泛應用AI工具,提升生產力與創新能力,但這同時伴隨着多方面的風險,帶來前所未有的治理挑戰。

大家常常討論的挑戰之一,是AI生成內容的真實性及準確性難以完全保證,會出現「AI幻覺」或錯誤資訊,生成看似合理但實際為錯誤或虛構的內容,造成誤導,甚至產生法律和商業風險。再者,數據私隱、知識產權、責任歸屬等問題亦需要妥善處理。

面對生成式AI的迅速發展,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相關政策和基礎建設。在過去不足一年,政府先後成立了數字政策辦公室,推出本地首個自主研發生成式AI模型HKGAI V1,《施政報告》並宣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上月政府發布了《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指引》,為技術開發者、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提供實務操作指引,內容涵蓋生成式AI的應用範圍和局限、潛在風險與治理原則,包括資料洩露、模型偏見和錯誤等技術風險,為推進負責任的AI應用提供了明確方向和建議。此外,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亦先後發布《人工智能:個人資料保障模範框架》、《僱員使用生成式AI的指引清單》,又推出「AI安全」熱線,協助機構及其僱員安全地使用生成式AI,保障個人資料私隱。這些舉措均有助推動香港AI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面對生成式AI的迅速發展,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相關政策和基礎建設。(shutterstock圖片)

然而,AI治理不是單一部門或機構的責任,各行各業共同推動及參與至關重要。隨着生成式AI技術不斷演進、社會應用日廣,香港有必要及早布局,凝聚政商民學的力量,打造符合香港需要並與國際接軌的AI治理生態。值得強調的是,談「AI治理」並不是一味的規範,而是凝聚共識,在商業發展、用戶需求、保障安全等各項重要因素之間取得平衡。目標是做到最大限度釋放AI的創新潛力,同時保障公眾利益,增強社會對AI的信任與接受度,最終讓AI在社會各界的應用行穩致遠。

為了促進本地生成式AI治理的良性討論,香港互動市務商會將於5月30日舉辦「香港AI治理研討會」,以「共塑本地生成式AI治理的未來」為主題,邀請來自政府、科企、商業及市場營銷等不同領域的關鍵持份者,深入探討生成式AI對各個行業的變革性影響、解說政府在AI治理方面的舉措,以及民間推動AI素養和建立機構規範等實踐成果。歡迎各位報名參加是次研討會,一同與重量級持份者交流,探討香港在AI治理方面的未來路向,共塑未來!

更多方保僑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