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硬件配備AI|助業務流程自動化 佳能分享企業用例 處理資料省時提效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高管對談」
人工智能(AI)浪潮席捲全球,主要產銷相機、鏡頭和影印機等硬件產品的日本企業佳能(Canon)亦致力轉型,同時為客戶提供自動化與數碼轉型方案。佳能香港董事長及行政總裁李冠德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探討如何配合AI重塑企業營運流程,並分享本地市場的實際用例與未來策略。
李冠德表示,AI必須落實於實際應用場景上,協助企業優化其營運流程與工作效率,「由硬件以及背後的軟件去做一些整合,令到客人體驗、流程更加順暢。」以佳能最近推出的多功能影印機imageFORCE為例,它不再只是單純的影印、掃描設備,而是利用AI技術作即時分析、自動辨識文件,並將其分類及連結至相應的業務資料。
地產商紙本電子化省空間
李冠德透露,本地某間地產發展商龍頭,在搬遷辦公室之前利用佳能的產品和服務,把大量紙本文件預先電子化處理,讓原本需要存放在市區寫字樓的文件,轉移至租金成本較低的倉儲空間。此一案例正好顯示,軟硬件的結合不僅提升搬遷效率,亦有效降低企業的營運成本,展現AI技術於實務上的效益。
酒店引入系統 核對單據
另一案例是某間國際酒店集團,原本需要處理龐大日常會計流程,當引入AI自動化系統後,文件掃描後立刻轉化為可讀取的數據,並隨即與其內部會計系統對接,完成憑證與發票之間的配對,省去大量人手分類與輸入的傳統工序;而後續付款、交貨單據的核對流程,也能大幅提升效率及準確度。
同時,李冠德留意到個別行業有特殊需求,例如餐飲行業需處理大量手寫採購單,字跡參差、格式不一,而且包含行業術語,需特別針對這種情況訓練模型。
此外,每個地方的企業往往使用不同的會計系統,像香港主流之一是本地的FlexSystem,所以要跟該系統作無縫銜接,才能夠真正滿足本地中小企。
除了直接助力提升營運效率,AI亦能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支援企業。李冠德指出,AI在整合冷氣用電、場地使用情況等數據後,便能自動生成配合「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儀表板或文本報告,協助企業履行其環保與合規責任。
李冠德:公司數碼化可節流
李冠德續稱,佳能定位重視文化與人的審美,而非專注電腦生成內容,再者香港「好多客人需要AI幫它提升營運效率」,所以目前會聚焦將AI技術應用於會計、人事等具體的商業環境。即使是在佳能內部,都在利用AI即時診斷及預測維修,並跟大學實習生合作,試驗以AI簡化報告流程。
最後,李冠德觀察到,香港的銀行等大型企業,在數據治理與數碼化上算是相對成熟。
不過,他也希望提醒其他步伐較慢的本地公司,「當你在想如何減低營運成本,其實不要忽略文件處理此一部分,以及相關的租金與人手開支。在這個環境下,都是很重要的、要考慮的節流因素。」
採訪、撰文:郭文德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