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深港穗登榜首 中國24代表全球最多 論文量包辦三甲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昨公布《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GII)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名,中國「深圳–香港–廣州」(深港穗)集群躍居榜首,跑贏第二位的日本「東京–橫濱」集群,美國「聖荷西–三藩市」集群位列第三。
北京(中國)排名第四,隨後是首爾(南韓)、上海–蘇州(中國)及紐約市(美國)。英國倫敦憑風險資本(VC)交易排名第三的優勢,從第21位攀升至第8位。
《全球創新指數》集群排行榜始於2017年,今年主要涉及3項核心指標,即通過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科學論文發表量,以及今年新增的風險資本交易量,識別世界級創新活動在當地的集中程度。
風投交易納指標 英美領先
今年排名中,全球百強創新集群分布於33個經濟體,而集群數量國家以中國(24個)最多,其次是美國(22個)、德國(7個)、印度及英國(各4個),以及加拿大、日本及南韓(各3個)。
深圳–香港–廣州集群排名升至第一,在過去5年間專利申請的密度為每百萬人2292個,科學論文發表的密度為每百萬人3775篇;風險資本交易量的密度,為每百萬人135宗。
科學論文發表量前三甲的集群,分別是北京(佔全球總量4%)、上海–蘇州(2.5%),以及深圳–香港–廣州(2.4%)。PCT申請量佔比最高的集群,為東京–橫濱(10.3%)、深圳–香港–廣州(9%)及首爾(5.4%)。在2019年至2023年間,百強集群共吸引近16.9萬筆風險資本交易,其中聖荷西–三藩市(6.9%)、紐約市(4.5%)及倫敦(4.4%)遙遙領先。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發布會致詞稱,今年指數增加風投交易活動為新指標,反映當今創新不單止源於理念與人才,更需資本助力。他強調,本港具有「一國兩制」優勢,能優先進入大灣區市場,在法治及知識產權保護下,能確保資金、數據及人才自由流動,在科技、資本及人才亦具獨特價值。

陳茂波:創新需資本助力
陳茂波指出,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具備卓越條件,能成為世界最具活力及影響力的創新集群之一。廣州與深圳在應用及部署處於領先地位,東莞及惠州在先進製造領域具顯著優勢,與大灣區城市合作可進一步放大香港的潛力。香港正開發北部都會區,當中包括河套港深創新科技合作區,可率先實施跨境政策,實現人才、資本、數據等無縫流動。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昨與WIPO簽署有關「WIPO Lex裁判文書」數據庫的諒解備忘錄,加強資訊共享,以共建更緊密、知識層面更豐富的全球知識產權社群。陳茂波表示,香港與WIPO加強合作,不僅能提升香港在國際司法判例交流中的角色,亦鞏固香港作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及法律服務樞紐的地位。
人工智能必讀好書
書名:The AI Con: How to Fight Big Tech’s Hype and Create the Future We Want
作者:Emily M. Bender, Alex Hanna
簡介:本書對各種形式的人工智能炒作,加以詼諧且全面的駁斥,以揭示當中的真面目。
支持EJ 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