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滑鼠變竊聽器|AI模型加持 偵測桌面微震

By on October 8, 2025

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毫不顯眼的電腦滑鼠,在人工智能(AI)模型加持下,隨時成為竊聽源頭。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研究團隊,近日發表一項名為Mic-E-Mouse的研究,發現配備20000 DPI或以上傳感器的光學滑鼠,能偵測到桌面傳來的微弱聲學振動

光學滑鼠內置的高性能傳感器,能偵測到桌面傳來的微弱聲學振動。(YouTube影片擷圖)

大多數人類語音的頻率範圍,在於200Hz到2000Hz之間,這時以神經模型將聲學振動數據淨化,最終為研究人員提供清晰音訊,辨識準確率介乎42%到61%。

人們說話時聲音傳到桌面,再由滑鼠記錄振動數據。這時以神經模型將數據淨化,就能解讀背後的意思。(arXiv網上圖片)

上傳AI辨識音頻 四至六成準

Mic-E-Mouse的監聽方式,令人想起冷戰時期的案例。當年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將被動式麥克風,植入贈予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的國徽複製品,近7年後才遭人發現。裝置沒電源或主動電子元件,但內置了被動腔體諧振器,由附近一輛貨車發出的無線電波激活,被認為是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前身。當人們說話時,聲波會從鷹喙下方小孔進入。這些小孔會振動一層膜,調節無線電波,並將之形成音頻訊號,傳回車內的竊聽者。

谷歌鼓勵找漏洞 賞金23萬

AI產品本身暗藏不少安全隱患,谷歌(Google)周一(6日)推出濫用漏洞獎勵計劃」(VRP),向漏洞獵人支付高達3萬美元(約23.4萬港元),如報告越獄、直接提示注入及對齊問題。Google DeepMind實驗室亦介紹AI代理CodeMender,可以自動偵測、修補及重寫易受攻擊的程式碼,以防止未來的攻擊。經過研究人員人手審查後,CodeMender已為「72個開源專案」修復安全漏洞,涉及超過450萬行程式碼。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