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雲港版登場|助企業快速拓AI 成立本地人工智能生態聯盟 降應用門檻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華為雲人工智能(AI)峰會昨在數碼港召開,並舉行「華為香港AI生態聯盟」啟動儀式,該聯盟旨在協助企業降低AI應用門檻,加速數碼轉型。同場亦設有華為2025開發者大賽亞太區頒獎禮。考慮到數據主權與合規需求,華為雲計算Marketing部部長董理斌發布香港版Huawei Cloud Stack 8.6,為企業提供從開發到部署的全流程AI解決方案。
若以一句話概括華為雲的AI哲學,董理斌形容「AI for Cloud, Cloud for AI」。他指出,華為雲現於全球部署34個區域,香港區更是亞太第一個對全球用戶開放的國際化節點,再拓展泰國、菲律賓、印尼及新加坡市場。他又宣布,華為雲已連續841天,未發生大規模故障,其穩定性創下業界紀錄。無論企業身在歐洲、非洲或中東,皆可使用一致、高可靠的雲服務。
CloudMatrix 384算力挑戰輝達
本次峰會最大亮點之一,莫過於華為雲介紹CloudMatrix 384超級節點,當中結合384顆昇騰(Ascend)AI晶片,單一超級節點算力高達300 PFLOPS,某些指標優於輝達GB200 NVL72;若再擴展每個集群的算力,將可突破10萬PFLOPS。這種「超級節點+超級集群」設計,徹底解決大模型訓練,與長上下文推理的記憶體樽頸。除了強大計算能力,亦需要最高的記憶體容量,以及網絡頻寬配合。
有見及此,董理斌介紹「彈性記憶體服務」(Elastic Memory Service),這意味未來客服、法律諮詢、醫療問診等,那些需要長上下文的場景,將真正實現「愈聊愈快、愈聊愈聰明」。同時,華為雲推出「模型即服務」(Model as a service),80%底層配置已預先完成,企業可按需求租用昇騰卡,開通到上線可在一天內完成。
推AI防火牆 堵網攻漏洞
業界統計顯示,46%的AI系統安全事件源於錯誤配置,部署後修補成本是部署前的20倍。董理斌強調,安全是AI落地第一道關卡,華為雲提出Shift Left Security(測試左移安全)理念之餘,又推出「模型應用防火牆」,可即時偵測提示注入攻擊、異常行為、違規內容輸出,確保輸入乾淨、模型安全及輸出合規,對金融、醫療、政府等行業至關重要。
「盤古」應用 涵蓋創作鐵路等
董理斌介紹華為盤古大模型發展,涉及五大基礎模型的完整體系,涵蓋自然語言、多模態、電腦視覺、預測及科學計算。峰會現場展示三大案例,例如「萬興科技」的AI影片生成工具,基於盤古多模態模型開發,一鍵將文字轉為高質音樂MV;100輛自駕全電動礦用卡車,在華能億民礦投入營運;高鐵夜間自動質檢機械人,透過盤古視覺模型,實現毫米級缺陷偵測,大幅提升鐵路安全。
華為雲進一步開放ModelArts Studio開發平台,支援盤古、DeepSeek等50餘個主流模型,讓企業數天內訓練數據集。另一矚目點是企業級AI Agent平台,只須上傳業務流程文件,即可自動生成多個AI代理。峰會又展出多款創新AI產品,除了CloudMatrix384超算模型、多副AI智能眼鏡,亦架設一面Cloud AI Mirror,供訪客拍照並上傳雲端,依託華為雲AI大模型,5秒內生成多組照片及短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