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AI教母李飛飛|人總能創職位 忠告勿偷懶或做壞事 毋懼科技重塑就業

By on November 25, 2025

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

人工智能(AI)熱潮今年席捲全球,若要選出一位承先啟後的代表人物,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李飛飛(Fei-Fei Li)榜上有名。她被業界與媒體尊稱為「AI教母」,原因是她在2006年至2009年間,與團隊構建巨型視覺資料庫ImageNet,當中包含1500萬張經過人工標註的圖片、橫跨2.2萬種物體類別,首次讓機器真正學會「看懂」世界,這項成就直接點燃深度學習的火種。

李飛飛與團隊構建巨型視覺資料庫ImageNet,首次讓機器真正「看懂」世界。(耶魯大學網上圖片)

李飛飛近日接受彭博專訪,她憶述15歲那年跟隨父母,從成都來到美國新澤西州帕西帕尼(Parsippany)時,幾乎不會說英語。她的父母當收銀員,自己則在餐廳打工,後來開設乾洗店賺錢養家,從18歲到研究所的7年間,她實際上是這店的「影子行政總裁(CEO)」。

這段艱辛的移民與創業經歷,令她培養堅韌的個性。大學時主修物理的她,突然被一個問題吸引住:「什麼是智能?」於是她決定不再探究宇宙的起源,而是追求「我們能否打造出真正聰明的機器?」

面對當前AI熱潮,她坦言感到震撼,「我從事AI大約25年,從沒想到會這麼龐大。」她說,這是一項「文明級技術」,每人的生活、工作、福祉、未來都將被深刻觸及。

李飛飛(前排左二)本月領取伊莉莎白女王工程獎,與黃仁勳(前排左一)、辛頓(後排右一)及楊立昆(後排右二)等AI領軍人物同台。(路透資料圖片)

AI倘滅世 應全歸咎人類

而技術是雙刃劍,關鍵在於人類如何負責地使用,她同意這個說法,就像蒸汽機、電力、個人電腦、汽車,AI會重塑就業版圖,但人類總能在陣痛後,創造更多新工作。

當被問及「AI會否導致人類滅絕」這末日命題時,她認為自人類文明開始,就創造了各種工具,稱之為科技。正如「火對我們物種而言,就是一項至關重要的發明,然而用火傷人,卻是極其罪惡的」。

李飛飛強調在AI時代,主導權(agency)永遠屬於人類而非機器,「如果人類真的被AI消滅,那是人類用錯了,並非機器自己變壞。」需要國際治理、負責任開發、公開透明的對話。

當無數父母焦慮地問她:「AI來了,我該怎麼教孩子?」李飛飛的回答簡單有力,她認為有些人類價值是永恒的。

培養人性價值 與智能共存

首先,應該讓孩子擁有主導權及尊嚴,擁有學習的欲望及人性價值,即是誠實、勤奮、富有創造力、善於批判思考,幫助他們準備與AI共存。李飛飛對群眾有兩個忠告,第一是不要用工具做蠢事,因為有了AI就偷懶;第二是不要利用AI做壞事,例如偽造圖像、聲音及文字。

時至2024年,李飛飛與夥伴創立World Labs,短短一年,公司估值便超過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晉身「獨角獸」企業級別。

團隊正開發「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讓AI不僅能觀看、說話,還能理解三維空間、預測物理互動及採取行動。最新一款前沿模型Marble,只要輸入一句話或一張圖,就能瞬間生成可探索、可互動的3D世界。

於2025年11月,李飛飛在倫敦領取伊利沙伯女皇工程獎,與輝達(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AI教父」辛頓(Geoffrey Hinton)及楊立昆(Yann LeCun)等AI領軍人物同台。

李飛飛認為在AI時代,最珍貴永遠不是算力或參數量,而是人類的好奇、韌性、責任感與愛。她用一生的軌跡證明,當這些古老的人類價值,跟最頂尖的科技相遇時,人類不僅不會失去主導權,反而開啟更有人文溫度的未來。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