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l調查報告|七成港企謀3年內減聘初級職員 68%整合AI至工作流程 領先亞太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CEO AI⎹ EJ Tech——未來報告」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平台Deel昨發表《AI重塑未來工作:香港及全球勞動力轉型調查報告》,研究委託國際數據公司(IDC)於今年9月進行,由來自香港在內的全球22個市場、5500位商業領袖參與。結果發現,近乎所有受訪香港企業(99%)已採用人工智能(AI),68%港企已完成試驗階段,正式全面整合AI至工作流程當中,比例高於亞太市場平均水平65%。調查更稱,逾七成港企預計在3年內減聘初級職位。
面臨預算不足缺人才等挑戰
報告提到,雖然本港在AI應用處於領先地位,但70%受訪企業對AI職位認知不足,實際運用技術時仍有重大挑戰。首先,逾半企業(55%)把「難以將AI整合至現有系統」列為首要挑戰,比例居於亞洲市場之冠,且高於全球平均值48%。此外,超過四成港企反映,面臨AI計劃預算或投資不足的問題,亦缺乏內部AI專業知識或技能。香港同時是全球AI人才短缺最嚴峻市場之一,74%受訪企業將「人才匱乏」列為吸引AI專才的主要障礙。
AI正推動本港勞動力市場前所未有的職能改革。85%港企經歷了職位變動或調整,其中48%企業為整合AI,實施了重大或全面的勞動力重組,其比例高踞所有受訪市場之首,超越美國、以色列、南韓及印度等全球主要市場。隨着自動化技術接管例行常規工作,港企把人力的角色轉向策略監督、AI系統管理及創意解難,顯示工作模式正經歷全面重塑。
隨着AI接管重複性及知識型工作,逾七成港企預計3年內減聘初級職位,傳統大學學位重要性逐漸減弱。
僱主重視AI技能及批判思考
港企對初階人才有三大要求,分別是AI工具或編程訓練的相關技術認證(62%)、解難與批判性思考能力(57%),以及過往工作實踐案例(56%)。企業期望新進員工入職時,已精通AI與各式科技工具,同時展現批判性思考與溝通能力。僱主更重視是技術熟練度以外的靈活應變力、持續學習能力,以及人類獨有的創造力。
與此同時,本港頂尖企業正重新設計職位、為團隊提供再培訓,並建立持續學習文化。67%港企已投資AI培訓計劃,在亞洲排名第三,僅次於新加坡(74%)與日本(68%),並與全球平均水平看齊。9%港企已成立跨部門團隊,負責AI技能再培訓工作,比例為全球之冠。其他地區方面,紐西蘭(53%)、阿根廷(53%)和美國(50%)的職位替代現象(即職位因AI被完全取締)為全球最高。相比之下,僅11%內地企業經歷職位替代,為所有受訪市場比例最低。
促培訓員工 創更大效益
Deel南北亞企業拓展區域主管Karen Ng強調,全球AI人才爭奪戰非常激烈,本港僱主為爭取稀缺的人才,正提供優厚薪酬與獨特誘因。除了提供先進工具(50%)、明確職業發展路徑(42%),高達63%港企願意為AI專才,提供較同級技術職位高出最多25%薪酬;更有14%港企願意重金搶人,支付高於市場行情50%或以上薪酬。
對於AI取代人類工作的看法,Deel亞太區銷售總監George Polyzos認為,AI不會完全取代人類,重新培訓現有人員,讓他們學會跟AI一起工作,可創造更大經濟效益。談到「一人公司」趨勢,他回應指出,未來一定有很多新職位出現,舊有職位也要轉型。人與人的連結,永遠最珍貴、最難被取代,在AI時代更有價值。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