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 for Change─ ─不離地的本土遊戲
香港有不少遊戲人,亦有不少經典遊戲曾衝出國際,《金融帝國》(英譯 Capitalism)就是一例,卻料不到有本地遊戲人反其道而行,製作標榜香港本土情懷題材的遊戲。
9月面世的手機遊戲《光輝歲月》(Android 版本下載按此),以80年代的香港作背景,場景立體地呈現昔日香港畫面,例如看見在民居掠過的飛機,並結合現時最火熱的社會話題──市民如何對抗樓價高企的社會,甚至會在遊戲內探討五四運動的意義,玩家玩遊戲時尤如上了一堂趣味盎然的通識課,亦讓人知道香港特色不只是古惑仔。
《光輝歲月》由高重建及鄭立共同製作,Startup業界對兩位的名字不陌生,二人識寫Game又識寫文,是少有文理兼備的才子,而他們創立的「拉闊遊戲」及「九龍尼亞」是數碼港過去的受培育企業,現時兩間公司主要基地分別位於廣州及台灣。因製作《光輝歲月》的緣故,兩個身在異地發展的人,重新注視自己的地方,在一間冰室商討出一個有香港特色的遊戲。
不離地的本港遊戲題材
二人一動一靜,一肥一瘦,但很合拍。高重建說,十多年前已萌生製作《光輝歲月》的念頭,但當時的環境不容許這類遊戲誕生,「那時無可能做一台街機去描述香港故事,街機亦不能覆蓋各種市場,包括後生仔、大叔、師奶」,直到2013年,智能手機普及衍生出豐盛的手遊市場,這時高重建知道自己可以實踐多年前的想法,隨後便邀請鄭立合作,高重建選擇鄭立的原因是:「我希望集結對這個題材有興趣有想法的創作能量,一起做好這件事。我們本來就認識,算是臭味相投,但《光輝歲月》前沒有機會合作。」
鄭立解釋遊戲結合本港社會題材的原因,「我們不是探討一個與大部份港人無關的世界,大部份港人是否古惑仔先!?在日本動畫的世界可能係嘅,凡是香港人都被塑造為識風水、做古惑仔、明星,没別的。但我們想平民一些,不想用典型化的角色放入遊戲裡。另外,80年代是大家覺得香港最有代表性的年代,亦會把這個元素放在遊戲裡。那還有其他東西勾起別人的興趣和討論?我們的答案就是社會運動,把上述多個元素綜合起來,使其故事有深度」,由於有社運元素,因此在遊戲場景內有模彷「長毛」梁國雄及已故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的角色。
鄭立續說:「我們不是純粹求其整個三國遊戲,張飛好威咁打低百幾個人,好型咁。我們現在去到這個層次,不是追求這樣,我們做過成功的遊戲,不會再覺得做到隻GAME就覺得自己好威,而是想做遊戲對社會有何好處,透過包含社運的故事,可以把香港不同立場的人,面對的問題及對事情的態度,在故事反映,這是《光輝歲月》最基礎的元素」。
用遊戲演繹自己的價值觀
二人因着不同際遇,走上寫Game這條路,多年來毋忘初衷,堅持要透過遊戲帶出社會意義。高重建在大學主修計算機工程學系,副修社會學和政治及行政學,97年畢業後做過兩年打工仔,99年創立「拉闊遊戲」自己做老闆,創業的原因是想有個平台去演繹自己的價值觀,包括改變人們對遊戲的負面印象,不是教壞人及浪費的玩意,及表達對公平自由的追求,「其實遊戲是媒介的一種,跟書、漫畫、電影、音樂都是媒介和藝術表現方式」。
記者的同事是這樣形容高重建:「懂理智地做浪漫的事」,創意總需要商業模式支援,才得以營運,高重建說遊戲刺激好玩,找到市場需求,也想帶出訊息,實踐時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他自謙地說16年來没有成功實現這個理想,對於即將推出的《光輝歲月》,他僅說「有點瞄頭吧」。
不過會否擔心《光輝歲月》被內地封殺?在廣州打滾多年的他說,相信內地有一定空間去講說話,是可以酙酌,又指做出一樣一下子被封殺的東西,其實没有意義,改變不了什麼。他強調不會做違心的事情,太敏感的東西可以迴避,但不會改。
高重建期望,《光輝歲月》不只是對社會有小打小罵的效果,至少是自負盈虧,是一款可持續的遊戲,「如果我想賺大錢便不會製作《光輝歲月》,但目標是賺回成本,而且有點錢賺,是一個合理期望」。
有了遊戲,學習才完整
而他的合作伙伴鄭立本來主力在台灣發展,不過為了《光輝歲月》,鄭立在最近兩個月都留在香港,並招聘了一些香港員工,時常到「拉闊遊戲」位於火炭的辦公室工作,鄭立在2011年創立「九龍尼亞」前,有一段日子擔任中學教師,見盡問題學生,亦從他們身上看出社會問題,有一次被貧窮及富有的學生詰問:「讀到大學又如何?出來工作頂盡只是萬多元人工,我都是這樣窮」;「我父親有塊地,塊地值千萬,我可以繼承土地,那我何需要讀書?」
鄭立決定去尋找答案,他希望自己讓下一代看到曙光,並不只是在課室內維持秩序。他憶述一次教電腦課,示範用小畫家畫出好的漫畫,使學生得知他懂得編寫遊戲,從此便很敬重他。這刻鄭立便發現遊戲對學生的影響力,「要令學生覺得人生有希望,作為一個遊戲設計者,去創造一隻遊戲出來,能夠影響他們的可能性大很多」,使他離開課室從事遊戲業。
擁有歷史系碩士的他,在2010年成功開發《民國無雙》,一款以民國時期軍閥割據為背景的回合制策略遊戲,教育大眾這段歷史,下載人次迄今已經破百萬,「傳統學習只有閱讀及聆聽,但不能親手去做,而遊戲發揮到觸覺的功能,增加對事情的理解,有了遊戲,學習才完整,聽完歷史老師講解,概念還是很模糊,但不知道過去是如何運作,但玩過遊戲後,便知道實際的運作。」翌年他開設創立「九龍尼亞」,同時認識到高重建,隨後鄭立成功申請到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並在2012年獲得第一筆投資。
鄭立透露該名投資者從事旅館生意致富,但財富是來自土地升值,而不是用心經營旅館,對方便覺得這樣很無謂,使他把財富放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認為投資「九龍尼亞」身上,會把財富變得更有價值。幸運地伯樂不止一個,鄭立說,現時有台灣資金向「九龍尼亞」團隊招手,或會成立一間新的公司,專門從事以遊戲推廣民國文化,從而改變社會。
周一《光輝歲月》發佈預告片,網絡間反應不俗,似乎證明許多港人期待這個遊戲面世。鄭立認為,從自己拼搏的成就,得出多年前被學生詰問的答案,本身擁有財富,應該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否則只淪為平庸人,願意努力的話,機會總會到來。即使離開學校,鄭立亦努力栽培下一代,訪問當日,坐在他身邊的兩位實習生,是他在理工大學的師弟妹。
傳統教育一般是透過書本、影片及老師的口述,但近年不少人去發掘其他新媒介讓學習更有娛樂性,例如一個總部在美國紐約的團體「Games for Change」成立11年來,致力透過數碼遊戲為社會帶來改變,培育有意義的遊戲,例如他們與普立茲獎的得獎記者Nicholas D. Kristof及Sheryl WuDunn,、遊戲商Zynga合作,製作一款名為「Half the Sky」的Facebook遊戲,引起大眾關注發展中國家的女性權益。
同樣在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把電玩遊戲列入館藏,可見遊戲亦是藝術品的一種。具社會意義的遊戲,可以立體地傳遞到某些價值,使大眾可以學習歷史,或懂得去關注某些社會議題,這類遊戲絕對可以在業界中尋找獨特的市場,而我城亦有有心人製作這種藝術品,把香港故事融入角色扮演(RPG)遊戲。
延伸閱讀:Game for Change─ ─突破遊戲的傳統界限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公平代碼拓新藍海(車品覺)
作為長期觀察科技趨勢的專家,我一直關注在德國柏林創業的n8n,近日由Highland Europe領投,他們完成一輪頗具象徵意義的融資──5500萬歐羅B輪資金。
- Posted April 30, 2025
- 0
-
無線仿生手臂|義肢仿生臂 分離後仍能操控
英國機械人初創公司Open Bionics推出全球首款無線仿生手臂Hero,所有義肢產品均以3D列印製成。
- Posted April 30, 2025
- 0
-
Qwen3|阿里Qwen3懂深思亦可速答
阿里巴巴(09988)開源新一代通義千問模型Qwen3,包括兩個混合專家(MoE)模型及6個密集模型,參數範圍由6億到2350億不等,現可於人工智能(AI)開發平台Hugging Face,以及代碼託管平台GitHub下載。
- Posted April 30, 2025
- 0
-
AI搶飯碗|六成美國人料AI搶記者飯碗
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近日發表調查結果,發現去年當地約一半成年人表示,未來20年內人工智能(AI)將對人們獲知的新聞內容,產生非常負面(24%)或有些負面(26%)的影響。
- Posted April 30, 2025
- 0
-
量子競賽|微軟憂美量子競賽落後中國
微軟(Microsoft)今年2月發表拓撲量子處理器(QPU)Majorana 1,近日總裁史密夫(Brad Smith)在網誌撰文稱,「儘管大多數人認為美國仍佔據領先地位,但我們不能排除戰略意外的可能,中國或已與美國處於同等地位。」
- Posted April 30, 2025
- 0
-
AI引導輿論|人工智能引導輿論遠勝真人
瑞士蘇黎世大學的研究團隊早前在社交媒體Reddit,在ChangeMyView子版論壇做一項社會實驗,測試人工智能(AI)在現實環境的說服力。
- Posted April 30, 2025
- 0
-
ChatGPT網購助手|方便格價下單 標榜免費零廣告 搜尋電商化掀熱潮
繼美國人工智能(AI)搜尋初創公司Perplexity AI推出購物功能後,ChatGPT開發商OpenAI亦踏足電商市場,用戶可透過GPT-4o模型購買商品。
- Posted April 3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