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Startup旅程的終點
本文作者 Loki Ng 為 OneSky 共同創辦人,但現在是自由人一個,原文刊於作者網誌「Startup點滴」
加入OneSky 5年以來是我人生到此為止最精彩(沒有之一)的經歷。看著一個產品由甚麼都沒有成長到拿到不少有名的客戶,一路走來的確頗為難得,絕對是一段讓我大開眼界的旅程。那旅程上個月走到終點,但在旅程中的種種並不會因此而消失。我學到的各種事、遇上的各種人都會一直留存在我生命中。
啟蒙
5年前,我並不清楚科技業的甚麼資訊。那時候我快從大學畢業,Facebook和Google對我來說遠得和另一個銀河系沒兩樣。我並非那些6歲就開始做生意的小神童,我完全不知道我畢業後要做甚麼。
我在大學裏有接點網頁製作工作,遇上幾個不知科技為何物而且不尊重專業知識的客戶,和他們的溝通簡直難於登天。自此我決定畢業後不要再做這種工作 ,不願再和這種人有瓜葛。OneSky提供了一個可以專心做產品的機會,這些機會在香港頗為難得。那時候我並沒有很熱衷於OneSky的理念,只是覺得可以專心做產品不用和麻煩客戶來往就很不錯,更幸運的是翻譯和國際化這主題正好也碰上了我喜歡認識新文化的興趣。
當時團隊裏沒有一個人對翻譯產業有任何認識,自然在產品上也產生一大堆問題,那時候很自然地會想去逃避問題。但當被逼要面對問題而且成功把它解決後,我發現原來事情沒有想像的困難。我們並不是在做Tesla電動車或SpaceX的火箭,產品上會遇到的問題難不到哪裏去。而且解決問題途中所學到的各種技巧和知識會跟上我一輩子,那些問題只是成長的踏腳石而已。
我學會了如何無所畏懼地向前走。
受到世界級的震撼
4年前初探舊金山灣區前,我就像躲在香港這個井裏的青蛙,看著小小的天空自得自滿。
在灣區遇到不少人,有些比我年輕不少,卻已經比得做得更多更好。我才發現原來他們離我並非很遠,由於不服輸的心態作祟,我開始花上更多時間工作。因為我認為他們做的我也能做到,只是我太懶惰沒有花上足夠多的時間而已。我從來沒有如此地有衝勁想追趕上他們。
我認為這是我的野心和工作狂的來源,因為我不想一直埋怨,然後在年紀漸大的時候後悔那時候怎麼不努力一點。
向周遭的人學習
在一個很小的團隊裏,我可以和每個人直接在工作上溝通和向他們學習。工作是很辛苦沒錯,但在團隊成員身上學到新東西的喜悅遠超於此。
在客戶服務和銷售那邊的工作更為值得,那些工作讓我有機會和不同國家的人直接溝通,從而在他們身上學到不同的事。
客戶服務教會了我如何更深入地了解一個問題,客戶遇上的問題常常和他們所講的不一樣。我認識了一個準備當醫生的朋友,他分享過醫生也是一樣。因為病人常會對自己的病有所誤解,所以從溝通中的蛛絲馬跡找到問題的根源非常重要,這也成了我往後一個很重要的技巧。而且有些客戶非常好,也很願意提供各種幫助,我在他們身上也學到不少。
作為一個內向的人(也就是俗稱的毒L),要我和陌生人攀談別說有多困難了,我在大學階段幾乎沒怎麼主動和別人聊天。但銷售的經驗幾乎改變了我整個人,我學會了如何突破自己的障礙去和別人溝通。
我努力地讓自己變成一塊海綿,把遇到的人的優點長處都吸收過來。有時候我無法判斷某些特點到底是優點或是缺點,只好盡量模仿一下,再做一下相反的事,看看結果,從而摸索出最適合的方式。當然這不可能每次都奏效,但只要有足夠多的嘗試,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我學會了如何學習。
努力工作、努力玩、努力認識新朋友
這5年應該是暫時人生中最為辛苦的一段時間,8小時遠遠不夠處理每天出現而且必須處理的一大堆問題,我只能拼命地花更多時間去處理,避免問題惡化。每次想放棄的時候,那些成功感就會促使我繼續做下去,客戶付錢(然後省下他們時間)的時候還是很讓人鼓舞的。
和一群聰明、成熟、直腸直肚的團隊成員一起工作也是一大樂事,我們一起玩桌遊、互相取笑;我們也一起處理客戶各種難題,互相幫忙(而非互扯後腿)。沒有他們的話,我不認為我能在如此高壓的工作環境中熬過來。有人說工作上並不能認識到真正的朋友,但我還是很幼稚地相信工作和友誼是能並存的--只要大家都夠成熟、夠誠懇的話。在爭論過後,互相理解後,各自改善,然後繼續上路。
我也在不斷認識人的時候遇上了幾個理念接近的好朋友。朋友間親近與否並非取決於認識的時間,而是取決於相處時候的默契。同時間我也得到了導師們、朋友們不同的幫助,他們有些建議甚至可說得上是影響我一生。
對於能遇上他們,我由衷地感恩。
接下來…
5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我得到了很多,也還有很多沒做的事,至少目標還沒達成,但我毫不後悔--因為我已盡了全力。
我現在正在東南亞度過2年無間斷工作以來的第一個長假期,還真沒如此放鬆過。
一段旅程的終結代表著另一段旅程的開始,而且必然會是一段更為精彩的經歷,也能引領我更為走近自己的目標。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探討「數字員工」管理(車品覺)
早前聽到一位老朋友提及,公司正在採用「數字員工」。近日百度(09888)智能雲正式推出全球首批具備實際業務能力的「數字員工」,標誌着人工智能(AI)邁向真實生產力角色的重大轉變。
- Posted August 20, 2025
- 0
-
TCC|熱力學運算晶片提效千倍
人工智能(AI)急速發展,傳統數碼處理架構,面臨運算能效樽頸。近日前沿晶片技術相繼問世,當中美國初創Normal Computing推出的全球首顆熱力學運算晶片(TCC)以高效耗能完成推論。
- Posted August 20, 2025
- 0
-
移植保鮮裝置|新移植裝置 眼球保鮮數小時
人眼移植迄今仍是醫學難題,美國邁阿密大學團隊近日宣布,設計並測試了一種名為ECMO的新型裝置,能讓捐贈者眼球在摘取後數小時仍不壞死,有望成為未來全眼移植的基礎。
- Posted August 20, 2025
- 0
-
投資千億無回報?|95%企業投資GenAI無回報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最新報告指出,儘管全球企業於GenAI投入300億至400億美元,可是當中有95%組織並未因此獲得任何回報。
- Posted August 20, 2025
- 0
-
IgniteTech無悔裁員|美企舵手推AI 無悔裁員八成
美國企業軟件巨頭IgniteTech在2023年,因員工拒絕快速採用生成式AI,其行政總裁沃恩(Eric Vaughan)作出一個重大決定,就是大刀闊斧裁員80%。
- Posted August 20, 2025
- 0
-
Aivilization|研究成果冀明年發表論文
領導「智能體世界」(Aivilization)研究的科大數學系和工業工程及決策分析學系教授陳卡你,他引述日本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的金句,指10年內接觸AI的人與不接觸AI的人,會有人和猴子之間的差別。
- Posted August 20, 2025
- 0
-
科大推沙盒遊戲|模擬智能體世界 玩家督導AI角色 社交互動規劃職涯
香港科技大學跨學科團隊推出「智能體世界」(Aivilization),是一款公益教育用途的公眾科學遊戲,亦是全球最大型的AI多智能體社會模擬沙盒平台,以模擬現實世界的社會和文明演進過程。
- Posted August 2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