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孕育小米還是蘋果?(關欣儀教授、趙志裕教授)
本文作者關欣儀教授、趙志裕教授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心理學系,為《信報》撰寫專欄「科網人語」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今年《財政預算案》建議,投放大量資源推動本港創新及科技的發展。預算案提出的各種措施耗資達180億元,並呼應早前行政長官梁振英在《施政報告》有關促進創新科技領域的構想,為帶動香港經濟開闢新路向。
此外,由前行政長官董建華牽頭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於去年12月發表有關「科技創新」的研究報告,建議政府設立研究基金資助應用研究、建立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將香港發展成為一個「智慧城市」,亦建議政府帶頭與深圳合作,打造區域科技中心。政府及團結香港基金在推動創新科技上,發展方向清晰和進取,這一點值得肯定。不過大眾關注的是,當局所提出的措施能否持續帶動經濟增長。
人才資本須社會體制配合
不少學者對創新與經濟增長的關係早有定論:創新可促進知識增長;若能借助創新意念完善產品或服務質素,進而提升當地企業人員的生產力,發展出如內地的小米和華為等具槓桿力的企業,則可對當地經濟有正面裨益;藉創新發展出革命性、劃時代的概念和技術,例如蘋果、谷歌和Facebook,領導市場,則能夠再上一層樓,為當地經濟締造長遠和巨額的財富和價值。因此,創新科技政策必須以促進建立有變革性創新能力的環境為首要目標,但問題是,單單投放金錢資源培育人才是否足夠?
最近中文大學心理學系進行一項研究,結果清楚指出:要孕育出具變革性創新能力的環境,必須有一群優秀的科技和管理專業人才,同時須具備完善的社會體制架構配合,兩者缺一不可。
由英士國際商學院(INSEAD)、康奈爾大學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共同建立的「全球創新指數」和有關統計數據,詳細分析人才資本和社會體制例如法治、政治穩定性、政府效率、新聞自由等的互動,如何影響一個國家或經濟體系,在透過創新促進知識增長、推動本地經濟發展,以及培養出變革性產業方面的關係。
研究顯示,優秀人才的供應對帶動創新方面的提升是舉足輕重,但專業人才能否充分發揮所長,則取決於當地社會或企業風氣是否開放,可否鼓勵人才之間的交流;能否透過融合不同意念以達致創新目標;以及是否已建立完善法律制度保護知識產權,保障個人和企業權益。
是項研究帶出一個明顯的訊息:單靠投放資源建立人才資本,雖然可以提升當地創新的能力,從而改善經濟環境,但長遠效果卻有限。具備人才無疑可以培養出像華為或小米的企業,生產在本地市場受歡迎的產品和服務。但如果要發展出全球革新性的創意,讓民眾的生活方式出現根本的改變,令全球廣大地區的消費者趨之若鶩,除雄厚的人才資本外,還必須有完善的社會體制配合。
香港擁有良好而有效的法治、管治和社會體制,以及開放、具透明度而高效率的政府,在吸納世界各地人才方面具優勢,所以本港發展創意科技的前景是樂觀的。我們現時的挑戰並不在今天,而是能否在未來保持高效率的政府、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公平的司法。要進一步發展革新性的創意科技,政府和社會必須努力維護本港完善而得來不易的社會體制,凝聚人才及鼓勵自由、開放交流,從中培養出足以令本港傲視同儕的創意產業。
更多「科網人語」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方保僑)
近年警方屢揭以人工智能深偽(Deepfake)換臉及聲音合成行騙的案件,利用高科技假冒上司指示滙款、網戀詐騙及冒充官員開視像會議。騙徒已非單純冒充個人,而是利用AI在系統上奪取「合法身份」。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未來數據中心|外太空建數據中心省成本
太空毋須擔心土地使用問題,可容納大型太陽能板陣列,更可利用真空加快散熱,相比地球上的數據中心,其能源成本將低九成。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微軟Edge|進化人工智能瀏覽器
微軟(Microsoft)早於今年7月已為旗下網頁瀏覽器Edge新增Copilot模式,惟當時只提供一些基本功能,例如自然語音導覽等。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Gemini易出錯?|澳媒ACM 揭用Gemini寫稿易出錯
澳洲社區媒體(ACM)旗下多個地區編輯部員工,對公司推行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以協助新聞製作的做法感到擔心。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紅帽|AI增強生產力絕非泡沫
開源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早前舉辦Summit Connect本地峰會,香港、台灣及澳門區總經理文志鋒接受本報專訪,討論開源技術如何助力香港企業應用人工智能(AI)。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科律律師樓|企業宜勤演練 提升網攻存活率 各國AI法規差異大 擴版圖前要認清
本報早前跟科律(Cooley)律師樓3位網絡安全、數據、私隱業務專家深度對談,探討當下企業在這種複雜環境下,如何應對相關法律風險。
- Posted October 27, 2025
- 0
-
當語音通話變防騙戰場(林國誠)
語音電話本應是最直接的溝通方式,如今卻淪為考驗人性的信任陷阱。現今騙徒已非昔日單靠陌生號碼與生硬話術的「吳下阿蒙」,他們懂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偽冒號碼及模擬語音,精準地在不同時段鎖定特定人群發動攻擊。
- Posted October 24,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