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初創企業 大公司扮演重要角色(鄧文耀)

圖片:Pixabay
日本消費類科技產品多年來對全球可謂舉足輕重,筆者以前也經常到日本購買電子消費產品。然而,近年韓國等地的產品快速冒起,不少日本電子產品好像有點比了下去。日本作為一個科技強國,筆者以為創業氣氛及VC基金投資一定十分進取,與一些當地同行聊天後,發覺是另一回事。
一般來說,美國startup融資首選一定是一些具知名度VC如紅杉、Andreessen Horowitz等,反之對當地大企業的投資則是次要之選。畢竟不少初創企業家都認為大企業投資能給的資源有限,也沒有大VC品牌可以提振估值,又或一些企業的投資限制了初創企業在客戶上的選擇等,這都是美國startup對企業投資不感興趣的原因。
然而,在日本,大企業投資卻是startup的主要資金來源,在2015年超過七成startup的投資實例都是由日本大型企業主導(美國只有兩成左右),不少當地VC背後金主其實也是大企業,跟美國的VC基金背後金主為退休基金、大學endowment及大型FOF等,有明顯差別。
合作穩定吸引人才
筆者經常說香港投資者不太熱中高風險VC投資,其實日本也是十分Risk Averse,故此非大企業支持的VC基金少之又少;加上日本不像美國經常出很多高回報的Start Up,故此普遍投資者對投資當地VC基金也不太熱中。從數據來看,過去幾年平均每年日本投在VC基金的資金只有約10億美元,相對美國的500億美元可謂蚊同牛之比。故此,不少日本startup要續命時,很多都是向當地大企業要錢或直接被併購。從大企業的角度來看,這些投資額其實只是R&D經費的一種,也可以讓企業透過投資初創企業來保持對行業及技術發展的觸覺。對日本初創企業家來說,跟歐美不一樣的是,他們不會覺得從企業來的投資會比VC基金的投資低級,在日本的主流文化裏,大企業給人一種很穩定的觀感,一旦有大企業投入一個初創企業,該初創企業的客戶會覺得這個startup能比較穩定地長期合作下去,變相大企業投資可以讓初創企業吸引更多客戶。
此外,不少當地人就算未能在大企業工作,找startup去加入的時候,也十分看重初創企業有沒有大企業在背後支持,故此企業投資也幫助了startup尋找人才。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創業及投資文化,在目前香港初創企業投資還未十分成熟的時候,無論是大企業或VC或個人對初創企業的投資。筆者認為對本地初創企業界都有很大幫助。
更多鄧文耀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兩大自駕方案再掀優劣之爭(方保僑)
近期,全球電動車生產商及車迷紛紛關注字節跳動旗下一間汽車內容平台「懂車帝」舉辦的一場自駕實地測試。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ChatGPT洩用戶對話|經搜尋器曝光
近日有人發現,如果過濾Google、Bing及其他搜尋引擎,只包含來自搜尋「https://chatgpt.com/share」的網址結果,便有機會找到陌生用戶與ChatGPT的對話。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AI奇點|AI翻譯能力料5年內超越人類
當人工智能(AI)或其他技術,快速發展到超越人類智能的臨界點,導致技術進步速度變得不可預測,甚至人類無法完全控制或理解時,就開始進入「奇點」(Singularity)的關鍵時刻。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AI削信任度|32%求職者憂AI拖累搵工
美國研究機構Gartner指出,人工智能(AI)的出現,加劇僱主與求職者的不信任,包括招募人員也開始擔心欺詐行為。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Figma上市|超額認購40倍 證UI未死
美國設計軟件初創Figma上周四首次公開招股(IPO),每股定價33美元,結果超額認購達40倍,首日開盤報85美元,收市勁升約2.5倍至115.5美元,市值突破500億美元。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基層生迎AI時代 |毋懼輸在起跑線 「補天」義師支援 拓創新自學模式
近年有不少學校與教育機構,積極探索運用人工智能(AI)優化學習體驗,但對於基層學生而言,能否以有限資源學習AI?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摺疊手機配合AI才成絕配(林國誠)
近日,多款旗艦級摺疊手機接連登場,包括Samsung Galaxy Z Fold7、OPPO Find N5、vivo X Fold5及HONOR Magic V5等。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