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 做愛 報新聞 AI取代人類主宰世界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曾經預言,人工智能(AI)將於60年內取代人類主宰地球。然而,或許毋須等60年我們已被AI淘汰,事關今天AI在不同範疇已徹底完勝人類。
就人工智能的定義,電腦之父圖靈(Alan Turing)提出:「 如果一台電腦可以欺騙到人,甚至令人相信『它』(電腦)是人類的話,那台便可稱為人工智能。」霍金大膽預測AI將滅絕人類,為此他牽頭簽署23項AI對人類不構成威脅的原則(Asilomar AI Principles),確保這項技術的目標和行為跟人類價值觀一致,共同保障人類的利益和安全。
戰場殺人冇王管
AI應用於軍備武器出現失控,引發電腦發射核彈毀滅地球,雖仍屬科幻片情節,未來卻有可能成真,因為現實世界中,各國正展開「AI軍備競賽」。美軍早於戰場上部署大量軍用機械人,例如間諜型和攻擊型無人機、拆彈機械人等。軍用AI機械人可以不眠不休運作,若配合自動攻擊預設程式,更可毋須人類下令自行開火攻擊敵人。
意識到軍用AI的可怕,一群相關研究員及學者早於2015年發起網上聯署,建議禁止研發一切「能夠不用人類操控的自主武器」,杜絕人工智能下達殺人指令。無論如何,若把軍事作為人機對決的「第一仗」,人類肯定敗得很難看。
機械人終身伴侶
除了為人類征戰沙場,AI還介入了兩性關係,間接拖低人口增長。學術期刊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研究指出,九十年代初美國人每年平均做愛60到65次,但到了2014年跌至只有53次。有專家指出,性生活持續遞減的主要原因是互聯網色情產業高速發展,近年流行的性愛機械人更是相關產業鏈的「明星業務」。
性愛機械人最新已發展至內設發熱系統,能夠保持「體溫」,而且能跟伴侶簡單對話,身體更可感應觸碰,即時作出反應。性愛機械人勢必進一步普及,甚至成為不少宅男宅女的另一半,屆時人類與人類之間的性生活恐怕會更少。
最近在倫敦舉行的Love And Sex With Robots Conference國際研討會,人工智能專家David Levy預言,到2050年機械人將具備「情感能力」,可以滿足人類的情感需要,甚至充當結婚對象。中國和法國已有民眾開創先河,要跟自己的智能機械人「共諧連理」,當中有男亦有女。
打爛創作人飯碗
一般人以為,AI的創造力不如人腦,只能取代人類重複性的工作。但對新聞從業員來說,AI卻是打爛他們飯碗的夢魘,因為AI不但會撰寫財經新聞和報告天氣,就連體育報道也可勝任。美國《紐約時報》便有一個人工智能編輯Blossomblot,懂得建議什麼文章適合放上Facebook平台。
在日本,去年有人把由AI創作的小說拿去參加《日本經濟新聞》的「星新一獎」,結果部分作品通過了首輪評審,證明AI創作文藝作品的水平能夠貼近人類。
若單看語調和筆觸,讀者根本無法判斷作者是人還是AI。AI優勢在於蒐集資料速度快,寫作時間比人類短,數分鐘就寫完一篇突發新聞,更可自行發布至社交媒體,從採訪、撰寫到發布,一條龍自行處埋。
理性投資勝人手
完全由AI操作的避險基金Simplex Equity Futures Strategy Fund ,並未受去年6月23日英國公投脫歐造成的恐慌情緒影響,在日本股市急瀉眾人沽貨時保持鎮定,結果在公投翌日基金淨值不跌反升,錄得3.4%增長。
日本對沖基金經理野村至紀表示,AI基金的程式設計師完全沒有干預過其運作,較早前的瑞士法郎與歐羅脫鈎以及希臘紓困方案公投等事件,AI基金的表現均比人類管理的基金出色。
野村認為,若計平均回報,AI未必勝過人類,但在突發事件中AI基金每每能成功跑出,因此這需要高度理智作出決定。英國脫歐當天,日本股市波幅全球最大,AI基金卻錄得回報,正是最佳例子。
難為正邪定分界
為了防範AI朝不良方向發展,今年1月全球逾2000名精英在美國加州商議出23項確保AI對人類不構成威脅的原則,呼籲由各國政府牽頭約束。與會者除了霍金,也有特斯拉(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和DeepMind的哈薩比斯(Dennis Hassabis)等業界領袖。
「我們正走向超級智能,亦可能是人類文明的終結。」馬克斯警告AI的出現「比核武器更危險」。既然進化速度無法想像,人類應善用這股力量,為社會謀福祉。

人工智能超越人類,甚至無法受駕馭,恐怕是早晚問題。(圖片來源:bykst)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ESG創造價值 不只是合規(湛家揚博士)
香港ESG生態系統正逐步發展,惟中小企仍面對資源有限、技術門檻高等挑戰。對中小企而言,ESG往往被視為額外負擔,因在現實經濟壓力下,企業首要目標是生存。
- Posted September 18, 2025
- 0
-
量子運算突破|英開發首台矽基量子電腦
英國量子運算企業Quantum Motion(QM),日前向英國國家量子運算中心(NQCC),交付業界首台使用可量產300毫米矽CMOS晶圓技術的全棧式量子電腦。
- Posted September 18, 2025
- 0
-
人才缺口|全球網安人才缺480萬增兩成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聯合多家人工智能(AI)、網絡安全企業或組織,發表最新一份《AI時代網絡安全產業人才發展報告》。
- Posted September 18, 2025
- 0
-
宗教App|設AI訴心聲勁吸金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人工智能(AI)技術正促進「信仰科技」發展,許多宗教應用程式(App)配置AI聊天機械人,不僅吸引大量用戶訂閱,甚至成功吸引外部投資。
- Posted September 18, 2025
- 0
-
谷歌AP2|釐清AI代理交易責任
美國科技巨擘Google早前宣布推出Agent Payments Protocol(AP2),旨在為人工智能(AI)代理間的交易行為,建立安全、透明且可驗證的開源協定。
- Posted September 18, 2025
- 0
-
ChatGPT年齡預測系統|確保滿18歲 若未成年有企圖自殺 聯絡家長警方
一對美國夫婦上月入稟三藩市高等法院,指控ChatGPT開發商OpenAI及其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導致其16歲的兒子雷恩(Adam Raine)今年4月自殺身亡。
- Posted September 18, 2025
- 0
-
施政報告2025懶人包|有關創科重點內容總覽
香港2025年施政報告經已公布!如果你不想錯過創科重點,EJ Tech為你整理了一份懶人包,讓你迅速掌握施政報告關於創科發展的主要內容,能幫助你輕鬆了解最新的政策動向。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