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共享e傘有借無還 30萬把雨遮失蹤蝕逾千萬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共享e傘現身福州街頭,供市民以手機租用。(中新社圖片)
繼共享單車及共享充電寶後,近期內地多間初創企業強攻共享雨傘業務。其中一間較大型的「共享e傘」,今年4月起在12個城市總共部署30萬把雨傘,可是不足數月雨傘幾乎全部失蹤。以每把成本60元(人民幣.下同)計算,公司合共虧損逾1800萬元(約2067萬港元)。
共享雨傘今年起在內地流行,現時有5間初創公司提供有關服務,其中共享e傘和春筍雨傘於5月分別獲得1000萬元及500萬元天使融資。4月在深圳創立的JJ傘,則獲昂若資本投入數百萬融資額。另一方面,競爭對手還有OTO雨傘及魔力傘,後者在廣州地鐵沿線提供1000把雨傘。
共享雨傘的經營模式分為「有樁」和「無樁」兩種,前者的雨傘放置在固定地點的智能傘架,用戶只能在指定地點借還;「無樁」則在不固定地點掛上附有智能鎖的雨傘,用戶可利用手機應用程式,以二維碼解鎖使用。
網民諷刺「3億把也不夠」
4月成立的共享e傘,投資方為四野創投會(深圳),5月開始在內地12個城市,包括上海、北京、南京、廣州等提供30萬把雨傘供借用,主要以「無樁」形式放置於地鐵出口、月台、行人路欄杆等位置。共享e傘出租方式跟單車相若,首先用戶以智能手機掃描傘上二維碼,下載程式及實名認證註冊,再繳交19元按金,手機便會收到短訊,讓用戶打開4個位的密碼鎖。雨傘租金每半小時0.5元,隨意掛在欄杆即代表歸還。
然而,「借傘容易還傘難」是「無樁」式共享雨傘的一大難題,不少人因不知道如何還傘,乾脆把雨傘帶回家,結果在半個月內,大部分共享e傘不知所終。此外,OTO雨傘在上月試用期間不收押金、不收費用及不設密碼,整批共100把的雨傘亦全部消失。有內地網民揶揄,「3萬把雨傘怎會夠?3000萬把、3億把也不夠!」認為共享雨傘可宣告失敗。
創辦人冀傘面賣廣告開源
共享e傘創辦人趙書平對公司營運模式充滿信心,他說:「藏傘是我們的初衷,人們拿了雨傘肯定會帶回家或辦公室,再有別人向他們借傘,就需要交押金和掃二維碼,這就是共用。」
趙書平又認為,每把雨傘都有8個面,能帶來約10元的廣告收入。他向內地媒體表示,今年底前再增設3000萬把共享雨傘,未來或推出有夜光的新產品,甚至加入GPS衞星定位功能,以便追查雨傘的地理位置。
此外,共享單車品牌摩拜(Mobike)本月起亦開始出售專用雨衣,每件價值268元,反映內地共享經濟至今未找到一種穩定的盈利模式,須作多元發展。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企業爭勝重在人機互補(車品覺)
當Claude Code能聽懂「幫我構建一個電商推薦系統」的自然語言指令,並在15分鐘內輸出可運行代碼時,「寫代碼」的定義正被改寫。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
-
UniFP|新技術讓機械人學靈巧施力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BIGAI)與北京郵電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提出全球首套用於足式機械人的「統一力位混合控制策略」(UniFP)。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
-
X新功能|社媒X推用戶名稱交易平台
社交平台X正式推出暱稱市集(Handle Marketplace),讓高級或進階的付費訂閱用戶,能獲取其他已被非活躍用戶註冊的名稱。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
-
人腦模型|MIT研體外仿生腦 助開發藥物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最近發表論文,介紹一個精細人腦模型miBrain,可用於個人化疾病研究與藥物開發。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
-
眼退化救星|黃斑病婦視網膜植晶片復明
患上老年性黃斑病變(AMD)等退化性視網膜疾病,感光的第一層細胞(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會衰竭,然後導致失明。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
-
騰雲進駐數碼港|加速孵化科創 首批引入70企 助拓發展場景及融資
行政長官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旨在吸引海內外具豐富經驗的初創加速器,落戶香港建立加速器基地。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
-
「輕老年」藉AI開啟新賽道(黃岳永)
最近商台DJ阮小儀在節目中宣布退休,讓聽眾既感到不捨又驚訝。50多歲的她,為何選擇放棄穩定的事業,走向人生另一條賽道?
- Posted October 2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