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市民棄公交搭私家車 共乘加劇交通擠塞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研究報告直指,共乘汽車不但無助改善交通擠塞,反而令問題惡化。(路透資料圖片)
共乘平台面世,本是希望以創新科技減少社會閒置資源浪費,但美國近日有研究顯示,目前共乘汽車的實際運作,可能令道路更擠塞。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交通運輸學院最新發表針對美國共享平台的研究報告,指共乘汽車改變人們的日常交通習慣,例如減少乘搭巴士、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踏單車及走路,轉為使用私家車,惟私家車平均每名乘客所佔用的路面,比公共交通工具大得多;研究顯示,若沒有共乘汽車服務,大部分受訪者會減少外出次數。
租車生意大減
Uber、Lyft及滴滴出行等共乘平台,能讓司機在工餘時間,以閒置車輛接載乘客,從中賺取額外收入。該研究推斷,共乘平台推出首5年,全球用戶已超過2.5億人次。惟對城市規劃者而言,由於共乘平台屬創新科技,且不受政府監管,未能全盤掌握共乘交通的有關數據,例如不清楚市民將於何時何地,如何使用召車服務,因此難以跟傳統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協調,並作全面的城市交通規劃。
報告又指這些平台除了搶去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生意,亦令租車公司受壓。超過一半受訪者表示已取消租車公司會籍;其中23%受訪者更稱,他們已改用Uber及Lyft,毋須再租車。
過去支持共乘汽車的意見,多以節約能源、減排溫室氣體、提升私家車乘載率、紓緩道路擠塞為主。曾有研究估算,每增加一輛共乘汽車,就能減少9至13輛私家車在路面行駛。
倡當接駁工具
是次研究團隊認為,若有適當規管及良好溝通,共乘可有效改善交通;相反,假如當地政府、公共交通機構及共乘平台三者之間協作不足,就很難達致智慧城市的理想效果。
報告最後建議,不妨以共乘方式着手改善,或採用更密集的發展模式,以降低每輛車的行駛路程。同時,亦要繼續投資公共交通,並以減價或折扣等方式,鼓勵市民以共乘服務接駁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由前者完全取代後者。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GEO成數碼營銷新寵(方保僑)
生成式引擎優化(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GEO)迅速崛起,成為數碼營銷與媒體策略的新寵。
- Posted August 18, 2025
- 0
-
科企出海|網龍夥中科聞歌 AI技術出海
網龍(00777)及其子公司創奇思(Cherrypicks),日前聯同中科聞歌成立戰略聯盟,成為境外唯一出海平台與商業化夥伴,以推動內地人工智能(AI)核心技術出海。
- Posted August 18, 2025
- 0
-
GEO|AI概覽添流量 重塑行銷策略
NP Digital最近發布報告,在美國訪問了1000位美國成年人,亦聯繫600名全職從事行銷、市場研究、銷售及廣告工作的專業人士,探討SEO趨勢,以及對行銷績效及策略的影響。
- Posted August 18, 2025
- 0
-
識別AI片|九招識別人工智能生成影片
科技媒體Mashable於是傳授九大招數,讓觀眾以更敏銳的眼光及懷疑態度,發掘內容中的蛛絲馬跡,識別AI生成的病毒影片。
- Posted August 18, 2025
- 0
-
科幻科學|學者倡對未來科技超前部署
最近德國、加拿大及法國的3位學者提出一種「科幻科學」(sci-fi-sci)概念,試圖以實驗模擬未來科技,收集參與者的態度及行為數據,預測科技對社會的可能影響,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
- Posted August 18, 2025
- 0
-
RWA|散戶無緣龍頭穩定幣可惜
《穩定幣條例》本月起正式實施,開始對港元或其他法幣掛鈎的穩定幣(FRS)發行、供應與交易作出監管。
- Posted August 18, 2025
- 0
-
RWA代幣化具潛力|改革融資模式 操作透明去中介 降投資門檻創造價值
香港數字金融協會聯席會長、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創始會長陳家豪早前接受本報專訪,他認為RWA結合去中介化、透明化與細分投資優勢,有望重塑未來的資產交易及融資模式,為本港帶來新經濟機遇。
- Posted August 1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