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結盟投資雙贏 (SmartUp鄔潤輝)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加密貨幣市場近期再現波動,比特幣(Bitcoin)、以太幣(Ethereum)急挫,動搖投資者信心。惟各行各業應用區塊鏈技術仍屬大勢所趨。《信報》StartupBeat請來SmartUp創始人鄔潤輝,分析加密貨幣走勢與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關係。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鄔潤輝 SmartUp創始人
尹:無論是開發抑或參與區塊鏈相關項目,均可能要牽涉到以太幣,區塊鏈發展會否受到加密貨幣的價格波動影響?
鄔:我們或可借鑑股市,因兩者皆有周期性。一般而言,新金融產品的周期較短且波幅大,待獲得市場認可後,價格可轉趨穩定。假如以太幣受挫,依靠加密貨幣募資的項目更難獲取資金,其區塊鏈項目計劃,亦很可能因而被推延。
與此同時,全球對加密貨幣市場的監管相對較嚴謹,透過首次代幣發行(ICO)進行融資變得困難,以往只賣概念、靠炒作的「空氣幣」逐漸消失,留下來的項目和企業較為實幹,有助區塊鏈技術落地生根。

無論是開發抑或參與區塊鏈相關項目,均可能要牽涉到加密貨幣。(Freepik網上圖片)
星體制開放 日步伐放緩
尹:據了解,內地支持區塊鏈發展,卻十分提防加密貨幣,企業會否因而轉向新加坡、日韓等地區?
鄔:綜觀亞太不同地區的金融市場,新加坡體制相對開放、法制明確,為首批支持區塊鏈及ICO項目的國家。由於新加坡率先支持ICO, 而且當地無語言障礙,較早前吸引不少國際區塊鏈項目落戶。日本的區塊鏈發展起初位居全球榜首,自當局立法規管ICO後,近年步伐相對變慢。至於南韓則有「幣國」之稱,當地幾乎有600萬人投資加密貨幣,以致當地的加密貨幣交易發展佔優勢,吸引各地投資者進駐。
尹:感覺本港的區塊鏈技術暫時以金融科技(FinTech)為主,可否分享其他地區的應用例子?
鄔:我們曾為內地一間火鍋連鎖店建立「火鍋鏈」,即透過區塊鏈技術追蹤食材來源,並應用於其倉存、物流、配送等業務運作。該火鍋連鎖店約有300間分店,均支援以自家加密貨幣作結算。整個運作均採用了分布式記賬,區塊鏈的透明度優點可以讓食客吃得更安心。
火鍋店應用 運作更透明
尹:SmartUp孵化區塊鏈項目上的方法,與坊間創投孵化器又有何不同?
鄔:作為區塊鏈孵化平台,我們一方面為項目方培育商業模式;另一方面為投資方提供區塊鏈項目。較早前,我們獲得了日本Blockchain Japan、Soul Capital及D Capital的資金,並且組成亞太區塊鏈投資聯盟,結成聯盟的好處,是結合各地專業盟友的強項,透過資源整合、互通資訊,以發揮協同效應。例如我們平台上有一份「超級孵化賬本」(Smart Credit),正是記錄了領域專家對項目方的可投資性、可信任度的評估數據,通過審核的項目資料再加以整合,利用分布式賬本記錄在案,讓投資方、服務方有跡可尋、一目了然,形式就如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

加密貨幣市場近期再現波動,動搖投資者信心。(Freepik網上圖片)
尹:區塊鏈項目方須具備什麼條件,才能成功獲得融資?
鄔:作為投資者,首先應觀察是否有機構曾經投資有關項目,因為一般機構對於區塊鏈項目的團隊、白皮書以至未來發展方案等審核會較嚴謹。然後,投資者應留意區塊鏈項目的應用場景是否貼近生活,這會影響其相關加密貨幣的流通及速度。最後,區塊鏈項目的代幣發行次數亦須注意,究竟是一次性發幣,抑或分階段進行,風險亦因而有所不同。
社群管理佳 助吸引粉絲
尹:據悉社群效應往往是區塊鏈項目的成敗關鍵,項目方該如何接觸及凝聚社群?
鄔:一個區塊鏈項目的社群,當中既有投資方,亦同時有項目粉絲。區塊鏈社群的出現,使項目方毋須依賴單一大額投資,亦能獲得足夠資金。舉例說,一般創投機構或一次注資1000萬美元資金,惟現在只要有100個散戶,每人向項目方投資10萬美元金額,既能達成同等級數融資,更可帶動其相關加密貨幣的流通,相得益彰。
坊間有不少社群管理公司,能夠協助項目方建立和經營社群,惟他們亦可自行透過如Facebook、Telegram、Line等不同社交平台,接觸特定的群組,例如把區塊鏈項目的白皮書、項目資料定期更新到熱門的社交群組,從而吸引點擊及瀏覽量。事實上,本身已擁有自家粉絲及社群的傳統企業,亦可考慮引入區塊鏈技術,既能優化日常運作之餘,甚或可以解決一些長久以來的問題。

鄔潤輝(左一)指出,區塊鏈技術配合社群支持,既解決企業的問題,集資亦變得容易,毋須依靠大型投資者;旁為尹思哲。(影片擷圖)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編者按:尹思哲最新著作《初創起義》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當日本動漫遇上AI(郭德偉)
近年隨著人工智能 (AI) 和大數據技術的迅速發展,日本動漫產業不斷探索如何將這些科技融入創作與製作流程中,尋找前所未有的變革可能性。
- Posted October 10, 2025
- 0
-
Gemini登陸香港 有助AI普及(林國誠)
香港電訊(06823)先前已為個人客戶,免費提供Perplexity Pro進階AI服務,讓他們率先體驗AI驅動的搜尋與問答便利;如今進一步引入Google Workspace with Gemini個人版服務,用戶毋須虛擬私人網絡(VPN),即可存取Google新一代AI Gemini,享受無縫創作體驗。
- Posted October 10, 2025
- 0
-
AI廣告遭破壞|紐約地鐵AI吊墜廣告遭塗鴉
美國人工智能(AI)科企Friend.com近期在紐約市,據報斥資約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在地鐵站內大規模投放平面廣告,宣傳一款售價129美元(約1006港元)的AI吊墜產品,隨即被當地人大肆破壞。
- Posted October 10, 2025
- 0
-
機械人訓練|MIT生成虛擬場景訓練機械人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CSAIL實驗室與豐田研究院合作,最新推出一款名為「可操控場景生成」新工具,以「擴散模型」創建多樣化、逼真的訓練場地,例如虛擬家庭廚房、客廳及餐廳。
- Posted October 10, 2025
- 0
-
阿爾特曼訪談|OpenAI倡三大支柱建AGI帝國
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日前接受美國創投a16z高層訪問,回顧了深度學習領域的驚人進展。
- Posted October 10, 2025
- 0
-
谷歌搜尋結果 100條縮剩10條 AI抓取數據更耗時 SEO排名銳降(郝本尼)
美國科企巨頭谷歌(Google)上月中旬在旗下搜尋引擎移除了一個參數「num=100」,使用戶無法一次過取得100條搜尋結果,只能按照預設設定逐頁顯示最多10條。
- Posted October 10, 2025
- 0
-
貿發局兩大電子展覽下週揭幕 共20國家地區逾3,200展商參與
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45屆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秋電展)及其與慕尼黑國際博覽亞洲有限公司合辦的國際電子組件及生產技術展(electronicAsia), 將由10月13至16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兩展匯聚了來自20個國家及地區合共超過3,200家展商。秋電展將聚焦人工智能、機械人科技、銀髮經濟及數碼娛樂等領域,帶來多款科技智能產品及創新技術,期望促進業界跨行業更多交流,助力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