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信報財經新聞
-
新醫療科技|美企研「基因書寫」治病 稱高效價廉
美國生物科技初創Full Circles Therapeutics聯合創始人及CEO吳昊受訪時稱,他們首創的非病毒、高精度基因書寫技術,效率較傳統基因編輯技術提高至少500倍,不但大幅增加安全性,更聲稱生產成本可降低八成以上。
- Posted February 23, 2024
-
打擊Deepfake|逾800專家聯署 倡監管深偽防騙
路透報道,AI專家及科技界高層等逾800人,發表題為〈瓦解深度偽造供應鏈〉的公開信,就如何監管Deepfake提出建議。
- Posted February 23, 2024
-
Gemma爭做世一 模型效能完勝Meta
繼上周發表Gemini 1.5 Pro升級版模型後,谷歌(Google)以相同的研究、技術及基礎架構組件,周三(21日)加推輕量開放式語言模型Gemma(意思指寶石),同時提供兩款模型Gemma 2B(20億參數)及Gemma 7B(70億參數)。
- Posted February 23, 2024
-
AI生成短片工具震撼登場(廖錦興博士)
上周,全球熱議美國人工智能(AI)開發公司OpenAI最新發布的文字生成短片模型Sora。AI生成短片之前並非新鮮事,包括Runway、Pika Labs、Synthesia等科企,都已為市場帶來不同體驗。
- Posted February 22, 2024
-
改善資本市場(邱達根)
今年一月,筆者向財政司司長遞交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建議書,其中關於資本市場方面,筆者提出拓闊資金來源,增強流動性的必要。一方面,資金支持是推動科創發展的必要元素。
- Posted February 22, 2024
-
監管AI使用|私隱署審查28機構 開發使用AI未見違規
現時不少公私營機構開始採用人工智能(AI)技術提升營運效率。私隱專員公署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期間,合共向28間本地機構展開循規審查,涵蓋電訊、金融及保險、美容、零售、運輸、教育和政府部門等不同行業,了解其開發或使用AI時,收集、使用及處理個人資料的情況,以及該些機構就AI的管治。公署是次循規審查過程中,未有發現違反《私隱條例》相關規定。
- Posted February 22, 2024
-
科技大突破|模型運算快逾十倍 Groq晶片挑機輝達
聊天機械人背後必須依賴晶片運算。美國人工智能(AI)晶片初創Groq最近聲名大噪,該企主打研發「語言處理單元」(LPU)晶片,當中採用張量流處理器(TPS)架構,克服計算量、記憶體頻寬兩大樽頸,聲稱其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推理效能比頂級雲端供應商快18倍,足以挑戰輝達(Nvidia)圖像處理器(GPU)地位。
- Posted February 22, 2024
-
打擊黑客|勒索軟件組織LockBit瓦解 懸紅7800萬通緝在逃首腦
近年不少網絡犯罪分子會把受害者的數據加密,要求在限期前支付贖金,方能以密鑰解密檔案,若拒絕就範,便把資料公開。最近英美與歐洲多國聯手搗破勒索軟件組織LockBit,在烏克蘭及波蘭拘捕兩人,並凍結200個加密貨幣賬號,所屬暗網已受執法部門控制。
- Posted February 22, 2024
-
TikTok被禁|印尼指TikTok網購仍違禁令
字節跳動(ByteDance)旗下短片分享平台TikTok的印尼電商業務受阻後,透過收購印尼網購平台Tokopedia約75%股權,重啟當地電商業務。不過,印尼中小企業部部長Teten Masduki向外媒表示,併入Tokopedia的TikTok Shop仍然違反應用程式內交易禁令,促政府譴責TikTok做法。
- Posted February 21, 2024
-
人腦晶片應用前景廣闊(葉文瀚博士)
美國企業家兼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新創公司Neuralink早前宣布,成功完成人腦植入晶片手術。這一突破技術將對醫療和科學界產生深遠影響。Neuralink一直致力研發可植入人腦的晶片,並開發相關的手術機械人,以實現安全而準確的植入。通過把微細電極植入大腦皮層表面,這些晶片能夠直接監測神經元的訊號。一些病患者可以通過藍牙無線傳輸訊號至手機或電腦裝置,運用意念重新控制身體功能。
- Posted February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