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信報財經新聞
-
一直在飲膠?|研究指樽裝水每升含24萬膠粒
科學家在2018年首次確認,全球約93%樽裝水含微塑膠。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及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首次以雙激光顯微鏡,配合機器學習演算法,發現平均每公升樽裝水內暗藏24萬個塑膠顆粒,比之前估計多1000倍。
- Posted January 10, 2024
-
OpenAI侵權風波|再添作家入稟索償 OpenAI反駁指控
美國《紐約時報》去年12月控告微軟(Microsoft)及OpenAI,指聊天機械人ChatGPT訓練資料出現其新聞內容。OpenAI周一發聲明,逐點反駁《紐時》的侵權指控,直指訴訟「沒法律依據」(Without Merit)。
- Posted January 10, 2024
-
實現未來科技|透明輕觸熒幕融入四周
韓LG電子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4展出77吋Signature OLED T,支援4K解像度及無線影音傳輸技術,聲稱是「全球首款無線透明OLED電視機」,榮獲最佳創新獎等多個獎項。
- Posted January 10, 2024
-
實境眼鏡眼罩之爭 SonyXR產品登場
日本索尼(Sony)與德國西門子(Siemens)研發一款XR(延展實境)眼罩產品,當中搭載高通Snapdragon XR2+ Gen 2平台,讓專業用戶透過「視訊透視」功能,即時渲染3D物件紋理及人臉表情,推動跨產業數碼轉型,實現工業元宇宙的願景。
- Posted January 10, 2024
-
救救洋紫荊 (鄧淑明博士)
洋紫荊是香港市花,在區內隨處可見,卻也成為極端天氣下最受影響的樹木之一。發展局去年11月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0月,過去5年受颱風及暴雨等影響而倒塌或嚴重折斷的樹木品種中,洋紫荊有4年居於頭三位。
- Posted January 9, 2024
-
新型工業化起動 最高資助4500萬
生產力促進局昨舉行「香港有工業 重要夥伴啟動大會」,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於會上宣布,「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即日接受申請,企業可同時申請最多3個項目;以每個最高可獲1500萬元計算,最多取得共4500萬元資助。
- Posted January 9, 2024
-
浸大開腦成像中心 冀培育跨學科人才
香港浸會大學「生命科學成像中心」昨舉行開幕禮,致力把腦部成像技術應用於跨學科教育及研究上。目前浸大已開辦4個跨學科本科課程,盼培育學生,引領廿一世紀由創科帶動的發展。
- Posted January 9, 2024
-
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方保僑)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於2023年12月27日,聯合發布了關於實施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的立法建議,收集公眾和市場對相關監管建議的反饋和意見。
- Posted January 8, 2024
-
組初創研發 夥政府拓商業化
研先驅獎之環境科學先鋒獎。Y-LOT 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王靜嫻認為,填海是未來無可避免的發展趨勢,而生態海岸線研究有助改善環境之餘,更具創新及可執行性,惟仍須思考商業模式。
- Posted January 8, 2024
-
蠔殼成生態海岸線 延續生物多樣性
博士後研究的羅智超,其所屬團隊研發一種以蠔殼為原料的人工生態組件,可放置在海堤上形成「生態海岸線」,有助提升海岸線的生物多樣性。
- Posted January 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