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信報財經新聞
-
日系相機添新功能 數碼簽名防AI改圖
尼康、索尼及佳能等日本相機廠商正為數碼相片引入數碼簽名功能,詳列日期、時間、拍攝地點及攝影師等資訊;若影像是以AI建立或被竄改,驗證工具將標記為沒有「內容憑證」(Content Credentials),以區分真實及深度偽造照片。
- Posted January 2, 2024
-
OpenAI收入料達124億
新聞媒體The Information引述消息人士稱,聊天機械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的年率化收入升至的16億美元(124.8億港元),與2023年10月中估計的13億美元相比,升幅接近20%。
- Posted January 1, 2024
-
總結2023年:疫後重生的挑戰 (方保僑)
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社會被折騰了3年,民眾漸漸習慣疫下「新常態」的生活模式時,疫情又突然紓緩下來。很多事情在2023年有根本性的改變,影響我們的未來。
- Posted January 1, 2024
-
聯繫社群增支援 盼「走得更遠」
人工智能(AI)穿戴式裝置Seekr的研發團隊,通過與本地NGO及慈善團體密切合作,了解視障人士實際需求,進一步改善產品,賦予他們獨立判斷能力,在前路「走得更遠」。
- Posted January 1, 2024
-
智能鏡頭掃描場景 助視障者重獲視野
Vidi Labs研發出人工智能(AI)穿戴式裝置Seekr,幫助視障人士探索身邊環境,更憑藉此發明躋身環球創業比賽JUMPSTARTER 2023的「30強入圍隊伍」。
- Posted January 1, 2024
-
第一原理如何達成解決方案 (黃岳永)
馬斯克(Elon Musk)相信,以「第一原理思維」(First-principles Thinking)這種物理學模式來思考,可以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說到底,就是鼓勵人們回到初學者的狀態,從原點開始以全新視野審視問題,構建出一個不同於過往(或現行)的服務、產品或系統。
- Posted December 29, 2023
-
數據漫遊通行證優勢 (林國誠)
聖誕與農曆新年假期,向來是港人外遊高峰期,他們到埗後通常都會第一時間上網,查看前往酒店及景點之交通資料,以及跟親友保持聯絡。說到外遊上網,旅客以往多會租借「WiFi蛋」或購買當地上網SIM卡,惟近年已逐漸被香港網絡商所提供的境外數據漫遊服務所取代。
- Posted December 29, 2023
-
「分子振動」療法 滅99%癌細胞
美國萊斯大學、得州農工大學及得州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發現一種物理滅癌的新方法,有望為治療帶來新希望。研究結果表明,一種用於醫學影像的螢光合成染料,在受到近紅外光刺激時,會產生強烈振動,由此形成的電漿子(Plasmon),能導致癌細胞膜震碎破裂。有關方法可殺滅99%的人類黑色素瘤細胞,其中一半實驗小鼠不再復發癌症。
- Posted December 29, 2023
-
科企巨頭成AI初創最大金主
市場研究機構PitchBook最新數據顯示,OpenAI、Cohere、Anthropic、Mistral等歐美AI初創,在2023年籌集了270億美元,比2021年的110億多出一倍以上。今年約三分之二資金、相當於180億美元(約1404億港元),來自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及亞馬遜等科網巨企。
- Posted December 29, 2023
-
全球獨角獸融資額7年低 只得780億美元 九大創投出手減
創投資料庫Crunchbase數據顯示,今年全球獨角獸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融資額急挫,截至上周五(22日)籌得780億美元(約6084億港元),只及2021年市場高峰期3060億美元的25%,金額跌至2017年以來新低。
- Posted December 29,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