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信報財經新聞
-
環保初創甡物融資二千萬
甡物控股宣布,獲得由戈壁大灣區(Gobi Partners GBA)管理的AEF大灣區創業基金(AEF GBA)投資250萬美元(約1950萬港元)種子輪融資,成為其首間投資的澳門企業。新資金主力在橫琴建立尖端的研發中心及沉浸式展示設施,以及在大灣區建立1.0材料製造線和加工中心,提高產能及研發速度。
- Posted August 28, 2023
-
甯漢豪:應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情況不理想
發展局長甯漢豪出席建造業安全周研討會致詞時表示,本港未來整體的工程量,預料會增至每年3000億元的水平,對推動工地安全有迫切性,提到近年致命工業意外數目未有明顯下降,近日數宗工業意外對整個業界響起警號。
- Posted August 28, 2023
-
「貿易聯動」融資平台月底關閉
金融管理局於2018年牽頭推出跨銀行區塊鏈項目「貿易聯動」(eTradeConnect),旨在提升貿易融資效率,初期市場反應理想,惟用量未如預期般持續攀升。隨着用途更廣的「商業數據通」登場,銀行業界和監管機構都不願再額外投資於維持用途較窄的「貿易聯動」,平台僅營運至本月底,銀行在數周前陸續通知客戶不再提供「貿易聯動」的相關服務。
- Posted August 28, 2023
-
煤氣夥美心轉廢為能 每年減碳800噸 (凌通)
ESG近年成為大趨勢,煤氣在大埔創新園落成啟用全港首個聯廠減碳項目,把生產燃氣過程中產生的餘熱,轉移到毗鄰的美心食品廠,代替電力支援大型抽濕機運作。這個聯廠設施7月正式投入運作,預計每年可為食品廠減少約800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等於種植超過3.4萬棵樹木。
- Posted August 28, 2023
-
學生論文插畫啟發驗癌技術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盧煜明現於本港創新研發平台Health@InnoHK內,設有創新診斷科技中心(Centre for Novostics)。該中心利用分子診斷學技術,開發基於血液與其他體液中的無細胞核酸診斷。6月成立的Insighta,主要利用他去年發表的突破性技術FRAGMA,為病人篩查癌症。
- Posted August 28, 2023
-
盧煜明倡與內地專利互認 樣本數據「過河」 利科研商業化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設立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希望資助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盧煜明接受專訪時提到,把科研項目商業化,將成果轉化落地,「是香港科技產業轉型的重要部分」,又坦言本港生科項目要拓展至較大市場時,仍有不少難題要克服。
- Posted August 28, 2023
-
涉AI換臉冒認身份網上借貸 6人被捕
有詐騙集團涉嫌利用人工智能換臉技術,冒認已經報失身份證的市民,企圖瞞騙人臉識別系統,以完成銀行或借貸公司的網上申請程序,警方拘捕6名涉案男女。
- Posted August 25, 2023
-
金管局公布新金融科技推廣計劃
金管局公布新「金融科技推廣計劃」,新推廣計劃聚焦財富科技、保險科技及綠色科技等金融科技業務領域,以及人工智能與分布式分類賬技術等科技類別。按照此推廣計劃,金管局將擴大其金融科技推廣工作,不再限於提升對金融科技的認知,而是採取積極措施,協助金融機構落實金融科技應用。
- Posted August 25, 2023
-
越南越愛 越炒越快 (高天佑)
電動車概念炙手可熱,當今全球最大市值電動車公司固然是Tesla,「亞軍」是一家來自越南、名為VinFast(越快)的車廠。該越南公司上周登陸Nasdaq掛牌,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美元,超越三大傳統車廠市值總和。這隻股票如此「當炒」,除關乎「貨源歸邊」,亦因其兼具「電動車」和「中國替身」兩大概念,某程度上被投資者視為「比亞迪代替品」。
- Posted August 25, 2023
-
小學雞探索AI與家長反思 (黃岳永)
本港多間大學終於接受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工具來輔助教學,但受科技影響的又何止是大學生。最近筆者主持了一場名為「小學雞AI旅程」的對談,與「非常校長」朱子穎和他那好奇心爆棚的兒子樂仔,分享了他們對AI世界的看法。
- Posted August 25,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