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信報財經新聞
-
科網巨擘聯手鋪海底光纜 佔用全球66%流量 擴競爭優勢
《華爾街日報》報道,近年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及亞馬遜成為主導者,66%海底光纖電纜容量由上述科企巨頭佔用,而在2010年這些科企只佔用不足10%。
- Posted January 18, 2022
-
一碼通一碼不通 (高天佑)
西安近日要「封城」抗疫,當地「西安一碼通」系統卻連續三次大hang機,所有需要掃碼使用的設施陷於癱瘓,該市大數據管理局局長已被問責免職,還遭網民揭發他屬文宣部門出身,全無科技背景。
- Posted January 7, 2022
-
為未來作準備的大學之道 (黃岳永)
要說近年的最大變數,一定是全球因新冠疫情而出現的「新常態」。當人們的工作及生活模式已經出現重大變化,以往太平盛世時的人生規劃就變得不合時宜。近來不少朋友都在慨嘆轉型不易,這不由讓筆者想起當年跑到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創業的故事。
- Posted January 7, 2022
-
寶馬變色概念車一鍵黑白互轉
德國寶馬汽車(BMW)夥拍台灣電子紙廠元太科技(E Ink),周三(5日)於網上發布新款變色概念車iX Flow。通過電泳(Electrophoretic)技術,車主或只須按下一鍵,即可因應個人喜好、心情變化等,隨時隨地把車身轉換成黑白兩色。
- Posted January 7, 2022
-
遊戲外掛損生意 動視入稟申禁令
美國遊戲商動視(Activision)周二(4日)入稟加州中區聯邦地區法院,起訴德國外掛製作商EngineOwning及其相關人員,指他們出售動視旗下《決勝時刻》(Call of Duty)系列遊戲的外掛程式,要求法院頒令停售、賠償並歸還非法收益。
- Posted January 7, 2022
-
智能磁導內窺鏡不佔切口 (中大醫學院 李崢/吳士衡 )
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發智能磁導內窺鏡,手術時把鏡頭放入病人體內,即可藉磁力貼在病人胸腔壁移動,現階段主攻肺部手術。今次請來中大外科學系副教授李崢,以及外科學系心胸外科教授吳士衡,講解其技術原理。
- Posted January 7, 2022
-
中港生命科技互補優勢 (梁錦松)
香港與中國內地不僅一直保持着緊密的經濟聯繫,兩地的科技交流合作更開闢出廣闊的前景。相信只有推動香港與大灣區金融和科技的融合發展,才能充分發揮兩地優勢互補作用,達致雙贏的局面。
- Posted January 6, 2022
-
區塊鏈組織冀發NFT購百視達
一個名為BlockbusterDAO的分散式自治組織(DAO)最近在Twitter上宣布,計劃藉出售非同質化代幣(NFT),向公眾集資500萬美元(約3900萬港元),希望向Dish Network買下百視達營運權,從而為這經典品牌賦予新生命。
- Posted January 6, 2022
-
OpenSea成立4年估值破千億
NFT交易平台OpenSea周二(4日)宣布,在投資機構Paradigm及Coatue領投下,完成3億美元(約23.4億港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過後,成立短短4年的OpenSea估值將達133億美元(約1037億港元)。
- Posted January 6, 2022
-
輝達免費開放連接虛擬世界軟件
美國晶片商輝達(Nvidia)周二(4日)宣布,主打連接元宇宙虛擬世界的軟件Omniverse,現已免費向個人創作者開放,預料有數以百萬計創作者受惠。輝達聲稱,該軟件把自家20多年的繪圖、人工智能(AI)、模擬及可擴展運算技術。
- Posted January 6,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