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信報財經新聞
-
開放地理數據促進新經濟 (鄧淑明博士)
全球不少國家都看重地理空間資訊,因為八成數據都和位置相關。英國政府就在2017年底,宣布在內閣辦公室下,開設一個全新的「地理空間公署」,以每年4000萬英鎊的經費,推動英國的公私營機構提升生產力。
- Posted March 7, 2019
-
歐洲四成初創炒作AI概念吸金
全球不少企業均在人工智能(AI)投放大量人手及資金。倫敦投資公司MMC Ventures早前研究了2830家聲稱使用AI的歐洲初創,發現當中近四成的公司,根本未曾涉足機器學習,它們只靠炒作概念賺錢。
- Posted March 7, 2019
-
Grab估值逼近1100億 融資351億 軟銀基金佔三成
新加坡召車服務公司Grab宣布獲得日本軟銀旗下願景基金注資約113.88億港元,令Grab的H輪融資額突破351億港元,願景基金佔逾三成。
- Posted March 7, 2019
-
高仿身份證訂場炒賣 8個月賺百萬
現時康文署會向中籤取場的申請人核對身份證,不法分子為何仍得手?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督察鄭澤仁解釋,假身份證仿真度極高,連凹凸效果和晶片也有。據悉,有關晶片為「真」晶片,是從真的兒童身份證裏「撬出來」。
- Posted March 1, 2019
-
蘋果自駕車裁190人
位於加州總部附近的聖克拉拉和森尼韋爾共8個設施將受影響,被裁的大部分是工程師,包括38名工程項目經理、33名硬件工程師、31名產品設計工程師和22名軟件工程師,其中一名是機器學習工程師。
- Posted March 1, 2019
-
平台有人就有利潤 (老占)
初創公司很多時有的只是一個idea,而這些公司須努力營運,以達致收支平衡,甚至產生盈利,才可以證明其商業概念和商業模式是可行的,這樣才利於融資和擴大公司的規模。那港產獨角獸除了錢還有什麼?目前看不到。
- Posted March 1, 2019
-
政府撥55億擴建數碼港第五期 料2024年完工 冀吸800科企初創
《財政預算案》最新擬斥55億元擴建數碼港第五期,冀吸納800間科技企業及初創公司,建立創科生態環境。不過,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大灑金錢於科研及興建園區,卻傾向輸入外來人才,忽略本地人才培訓。
- Posted February 28, 2019
-
科技券恒常化 資助上限增至40萬
香港創科業協會主席、自由黨區議員李梓敬歡迎新措施,同時提出改善建議,因為現時由申請公司支付項目所有開支後,才獲發放資助,數十萬元負擔較重,希望當局考慮向公司預支部分款項,並提高政府資助比例。
- Posted February 28, 2019
-
撥3億發展數碼基建 設空間數據共享平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政府已投放超過9億元籌備3項智慧城市基建項目:第一是為所有本港居民提供數碼個人身份;第二是在全港安裝多功能智慧燈柱;第三是提升政府雲端服務與設立大數據分析平台。以上3個項目,預期未來兩年陸續完成。
- Posted February 28, 2019
-
創科研究員津貼加碼 專才庫資助期延長至3年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預算案提出,把「研究員計劃」及「博士專才庫」資助期上限由2年延長至3年,提高研究員的每月津貼額以吸引更多本地畢業生投身行業,並將興建「創新斗室」,解決人才的住宿問題。
- Posted February 28,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