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All posts by 信報財經新聞

  • 一按快門變食譜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近日研發的Pic2 Recipe,是一款人工智能識別系統,可透過神經網絡技術,鑑定相片的食材成分,如雞蛋、麵粉、牛油,再從中推薦相關食譜。

    • Posted July 26, 2017
    • 0
  • 印度保司機飯碗 謝絕輸入無人車

    無人駕駛汽車已在全球各地,如美國、德國、南韓和澳洲等投入測試,香港首輛無人電動車本月初亦於西九文化區試行。然而,人口多、交通繁忙的印度最近卻強硬表明,將不允許無人車在當地行駛。

    • Posted July 26, 2017
    • 0
  • 網上偷片禁之不絕 fb購Source3杜絕侵權

    隨着內容農場崛起,偷片行為禁之不絕,損害版權持有人利益。近日,fb決定收購版權管理初創Source3,加強監測侵權活動,確保原創內容得到保障。

    • Posted July 26, 2017
    • 0
  • 水下機械人首次探索南海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中國自主研發、最大作業深度4500米的水下機械人「探索」號,昨日在南海北部開展首次試驗性應用。「探索」號像一條大黃魚,長約3.5米,寬和高約1.5米,有4個紅色魚鰭狀的螺旋槳,首次20小時水下作業,今次目標是聲學掃描8平方公里,以及對0.18平方公里海底作光學拍照。

    • Posted July 25, 2017
    • 0
  • AI顛覆未來就業及技能 (李家濤)

    亞馬遜率先推出無人商店計劃「Amazon Go」,而阿里巴巴於7月8日「淘寶造物節」當天,展示了該公司的無人商店「淘咖啡」,透過條碼識別、機器視覺、感測器等技術,結合螞蟻金服(支付寶),商店毋須收銀員,顧客不需要排隊付費,自動付款,即可「拿了商品就走」,讓顧客體會「無人商店」的新消費感受。

    • Posted July 25, 2017
    • 0
  • 公安借助AI預測維權活動

    中國當局為了在中共十九大前高度維穩,正借助企業協助公安開發人工智能(AI),有助警方在犯罪行為發生前去識別和逮捕疑犯,包括被懷疑從事政治敏感活動的維權人士。

    • Posted July 25, 2017
    • 0
  • 數據流通之匙──互惠互利 (車品覺)

    譬如說CEO一句話,是否可讓企業部門之間的數據得以打通,還是會陽奉陰違?例如我有數據,但我不告訴你有什麼。或者就算你知道我有數據,但我不保證數據的供應一定優質。以阿里為例,數據打通就絕對不是馬總一聲令下就可解決的問題。

    • Posted July 25, 2017
    • 0
  • 馬雲自掏7800萬設非洲創業基金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日前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青年創業和中小企業特別顧問的身份訪問非洲,並自掏1000萬美元(約7800萬港元)成立非洲青年創業基金,以幫助非洲的年輕人實現他們的夢想和理念。

    • Posted July 24, 2017
    • 0
  • 舊樓翻新 有助節能 (鄧淑明博士)

    按屋宇署估計,未來10年高齡樓宇會按年遞增約600幢,成為本港城市安全隱患。目前這些40年以上的舊樓佔整體私人住宅三成多,而樓齡20年以上的更逾七成,不但令人擔心安全,而且能源效益成疑。

    • Posted July 24, 2017
    • 0
  • 被杜蕾斯上門轟炸(老占)

    二○一七年三月,「侵侵」特朗普簽署通過了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文件。簽字時或許沒考慮那麼多,他並不熟悉法案裏面「網絡供應商」、「訂閱者清單資訊」這些專業名詞。他腦子裏想到可能更多的是敍利亞的內戰、和習近平的會談、朝鮮核彈、這種電信法案,Who Care?

    • Posted July 21, 2017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