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中國互聯網行業面前,彷彿有一面厚重玻璃的天花板,看得到美好的天空,卻暫時撞不透,穿不過。
優秀的人永遠是不缺的,可是有D人成功,有D人沒有成功,原因很簡單,成功的那個人更多是把握住了趨勢。
跟人口、數量、體積大小無關的競爭,就是知識產權、價值觀和世界觀。香港企業要勇於拋棄幾十年來的舊觀念,趁現在還有剩餘實力的時候,向中國無法面對的價值觀、世界觀邁進。
以色列國防軍最具特色之處在於,預備役部隊不是常備軍的附屬物,而是以色列軍隊的支柱。
WPP宣布與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以及社交媒體Snapchat成立合資公司Truffle Pig,意味着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發生顛覆性的改變。這不就是「豬一樣的對手」嗎?
以香港700萬人口為例,由15至35歲這班千禧年代出生的年輕人,熱愛運動、更重視飲食健康、更願意花錢買名牌運動產品
聽到未?De Beers這類黑心企業,就是Leonardo要改變世界的對象,誰說一人之力不可改變地球?
反觀香港有哪些新創公司?質變與量變,值得我們省思!
金融海嘯之前,華爾街就有不少投行投資大數據,甚至完全用量化交易方式取代傳統模型
成功的企業並非來自偉大構想,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也許就是商機,洞察細節、分析細節、見微知著、敏銳果斷,抓住機會就是成功。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正於北京舉行,市場傳出,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張其峰領銜的科研團隊,正研發全球首款配備「人工子宮」的仿人機器人,能夠模擬真人從受孕至十月懷胎直至分娩的全過程,售價預計不逾人民幣10萬元,並有望在一年內推出。
智能手機雖已極為普及,但筆者認為,未來將迎來一次重大轉變。隨着AI與AR技術日漸成熟,智能眼鏡有潛力成為下一波人人擁有的產品,將互動資訊直接呈現在眼前,再次改變現代人的生活方式。
毛巾質地柔軟,沒有固定形狀,摺疊時容易起皺或纏結。如此沒特定幾何形狀可記住,也沒有單一「正確」抓握點,對人形機械人甚具挑戰。
一位剛加入OpenAI的資深研究員奧菲斯登(Bas van Opheusden),近日在社交平台X公開長達8頁的求職技巧,講解如何在人工智能(AI)職位面試脫穎而出。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舉行記者會,介紹「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時期數字中國建設發展成就。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國內多數模型使用的中文資料佔比已超過60%,有的模型已達到80%。
被稱為「人工智能(AI)教父」、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辛頓(Geoffrey Hinton),日前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Ai4會議上警告,未來AI系統或許能夠像成年人一樣,「以糖果賄賂3歲小孩般」輕易控制人類。
Meta創辦人朱克伯格投入巨資以成立超級智能實驗室,不惜以10倍至50倍的薪酬搶人才,此舉引起Meta一些現有AI研究人員,特別是生成式AI團隊的不和,部分人更威脅要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