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AI賦能建造無障礙社會(湛家揚博士)
回顧上周舉行的Google Cloud Summit Hong Kong 2025峰會,人工智能(AI)的創新應用令人驚嘆。
- Posted June 12, 2025
- 0
-
全球AI政策「雙軌制」(車品覺)
站在香港這中西交滙的視角上,筆者注意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AI)政策已形成鮮明的「雙軌制」特徵:高速發展與積極治理。
- Posted June 11, 2025
- 0
-
從教人創業到自行創業(黃岳永)
自從OpenAI在2022年11月推出ChatGPT以來,AI浪潮席捲全球,政府、企業及學術界不斷探索AI的應用方案,許多有志創業的人士也看到了AI帶來的機會。
- Posted June 10, 2025
- 0
-
應用科技推動旅遊業發展(方保僑)
隨着全球旅遊業復甦,香港再次迎來旅客潮。內地與海外旅客的回流,不僅為本港經濟注入活力,也讓旅遊模式趨向多元化,同時為城市管理帶來新挑戰。
- Posted June 9, 2025
- 0
-
當AI成為工廠的「眼睛」與「大腦」(黃莹博士)
這次我想談談人工智能在工業的應用。想像一下,在現代化工廠裏,機器人像熟練技工般精準抓取零件,瞬間辨識出比髮絲還細的瑕疵,生產線上的AI系統甚至能「自我進化」。
- Posted June 9, 2025
- 0
-
國際級5G網 為智慧城市奠基(林國誠)
香港的5G網絡已覆蓋超過99%人口,覆蓋率之高,在全球城市中數一數二。然而,各大電訊商並未因此停步,仍積極升級網絡,致力為市民提供更流暢、更穩定的流動上網體驗,並為未來智慧應用的發展鋪路。
- Posted June 6, 2025
- 0
-
AI精準監測空氣助發預警(鄧淑明博士)
聯合國報告指出,空氣污染是全球第二大死亡風險因素,導致每年有超過800萬人死於相關疾病。為減低空氣污染,利用人工智能(AI)協助空氣監測及預警,已成為各國的核心應用科技。
- Posted June 5, 2025
- 0
-
主權AI競賽非零和遊戲(車品覺)
最近全球興起「主權人工智能」(Sovereign AI)議題,意味着人工智能發展不僅是一場技術競賽,更是一場關乎國家數字主權的戰略博弈。
- Posted June 4, 2025
- 0
-
人工智能與雲端運算加速解碼柏金遜症(Rowland Illing博士)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柏金遜症患者數量超過 1,000 萬,其發病率每 25 年更會增長一倍。
- Posted June 3, 2025
- 0
-
以AI為鏡 全面審視自己(黃岳永)
《論語》有云:「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指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來反思自身,從而取長補短。反省自身的缺點從來不是易事,接受他人提出的批評亦相當艱難,否則就不會有「忠言逆耳」這句成語出現。如今人工智能(AI)的出現,反而打開了另一條路。
- Posted June 3, 2025
- 0
最新文章
-
亞馬遜百萬部機械人重塑物流業(方保僑)
美國科企巨頭亞馬遜(Amazon)日前正式宣布,其全球倉庫及物流網絡內已部署逾100萬部機械人。這數字不僅是科技里程碑,更標誌着全球物流自動化進入全新階段。
- July 7, 2025
- 0
-
AR Lens助購物節派優惠(林國誠)
今年踏入第三屆的「香港開心購物節」已於7月1日正式展開,活動由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辦,聯合超過180個品牌,涵蓋零售、餐飲、旅遊、酒店、會展、商場、銀行、航空及跨境交通等10個界別,合共推出超過300項優惠,總值超過19億元。
- July 4, 2025
- 0
-
輸入好數據 為AI把關(湛家揚博士)
最近我遇見了一位來自美國矽谷的數據管理專家,了解他們的高級數據管理技術,讓我想起自己第一堂關於計算機科學的課。
- July 3, 2025
- 0
-
科技重塑急診的未來(鄧淑明博士)
有研究指出,2024年全球急診科數據市場規模約為10.3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增至20.1億美元(約156.78億港元),反映急症服務的需求有明顯上升。為緩解急症室的負荷,科技成為關鍵突破口。
- July 2, 2025
- 0
-
全球算力發展三大趨勢(車品覺)
美國晶片巨擘輝達(Nvidia)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黃仁勳,首次詳細披露下一代人工智能(AI)平台,Rubin GPU(R100)採用台積電的N3P(3納米增強版)工藝
- July 2, 2025
- 0
-
星際之門是里程碑抑或泡沫?(黃岳永)
工程師們在美國得州的亞伯林(Abilene),正在將一座荒漠城市轉變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AI)園區。
- July 1, 2025
- 0
-
跨境支付通 加速智慧城市建設(方保僑)
隨着「跨境支付通」正式啟動,香港與內地的金融互聯互通邁入全新階段。這項由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動的快速支付系統對接,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為香港的經濟、民生,乃至國際金融地位注入強勁動力,這場金融變革,正悄然改寫規則。
- June 3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