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智慧城市所需交通配套(方保僑)
每年2月,我都會到西班牙巴塞隆拿出席世界流動通訊大會(MWC),猶記得疫情前曾打算在巴塞隆拿機場用Uber召車前往酒店,卻發現當地不能使用Uber。其實,Uber在許多國家或地區仍未合法化,而且面對來自政府及業界的抵制。然而,疫情過後Uber勝出西班牙一場官司,現時已獲准於該國合法營運,目前還在起步中,所以Uber在當地仍然不是主流。
- Posted May 13, 2024
- 0
-
科幻歷史共冶一爐的九龍城寨(黃岳永)
近日九龍城寨成為城中熱話。這個已經消失的寨城再次受到關注,不只是因為電影熱播。事實上,九龍城寨是極少數受到西方學術界關注的建築,因其違反所有常規建築模式,但又神奇地應付了居民所有的生存需要,才是這座特殊小城市多年來仍令人難忘之處。
- Posted May 10, 2024
- 0
-
分辨真假應用程式(林國誠)
智能手機是每一個人最貼身的隨身工具,從社交媒體、網上購物到個人財務管理,一機在手即能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因應不同用途,各人的手機內都安裝了大量應用程式。可是,原來手機應用程式也有「造假」情況,一些會魚目混珠,假冒同類著名的手機應用程式。
- Posted May 10, 2024
- 0
-
教育科技(葉成輝博士)
上周有幸獲邀參加了兩項與教育科技相關的活動。第一是香港工業總會與香港理工大學主辦的商品化「STEM產品認證框架」合作簽約儀式暨 STEAM 教育的未來發展分享會,探索STEAM教育(即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的無限可能。今次 「STEM嘜」 認證訂立了嚴謹和客觀的審核標準,有助提升科技教育質素,培育創科人才,對學校、老師、學生、家長都非常重要。
- Posted May 10, 2024
- 0
-
要理解⼈⼯智能必先從「數據素養」開始(郭德偉)
我們⽇常⽣活中已有不少⼯作依靠⼈⼯智能的協助去完成,從過往應⽤於網購平台向⽤家推薦適合的產品,⼜或者⼿機地圖程式向你建議最省時的即時⾏駛路線,到今天「GenAI」的出現,已⼤幅提升處理文書及內容整合上的效率,徹底改變了我們的⼯作模式。
- Posted May 9, 2024
- 0
-
AI技術如何識別感冒(葉文瀚博士)
隨着現代工作步伐加快,請假問題也愈來愈受關注。以往,企業在辨別員工是否真的生病時,往往缺乏有效的手段,只能依靠員工的誠信。
- Posted May 9, 2024
- 0
-
「一帶一路」東歐新機遇(廖錦興博士)
面對世界時局混亂,香港製造業近年來紛紛選擇在外國設廠生產,以保持競爭力並避免業務受損。與此同時,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東歐國家在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 Posted May 9, 2024
- 0
-
供電勢成AI發展瓶頸(車品覺)
人工智能(AI)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全球,成為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無論選擇在家還是出門,都不能避免用上AI。不過,大家都可能忽視一個隱藏的挑戰:電力供應緊張正悄然逼近。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預言,由於電力需求激增,明年可能無法滿足所有人對AI的運行需求。
- Posted May 8, 2024
- 0
-
為什麼要發展智慧城市(鄧淑明博士)
2017年底,香港發表首份智慧城市藍圖,至今轉眼已近7年,到底成績怎樣?與此同時,全球智慧城市的發展迅速,香港可以如何參考他人的成功例子,改善不足、提升優勢?巧合的是,我在香港大學教授智慧城市的碩士課程也已經有7個學年,而每年的重頭戲,除了是商界和政府的重量級嘉賓講師外,在最後一堂,所有同學都要分組分析一個自選城市在智慧城市方面的發展,同時給予香港建議,並由嘉賓評判即場提問和評分。
- Posted May 7, 2024
- 0
最新文章
-
AI神數×賽馬×玄學(林國誠)
NowTV就以賽馬為例,推出增值服務「AI神數」個人化AI助理,這是AI首次結合賽馬與玄學,展現科技與傳統文化的創新融合,為賽馬愛好者帶來全新視角。
- November 7, 2025
- 0
-
AI賦能弱勢 打破世代貧窮(湛家揚博士)
在傳統經濟體系中,貧窮往往如同宿命般代代相傳。教育、資本、人脈與機會,長期集中於少數人手中,出身低下階層者,即使勤奮努力,仍難以突破制度的天花板。
- November 6, 2025
- 0
-
AI創新引擎推動變革(車品覺)
人工智能(AI)無疑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革命性的技術之一。然而,當前關於AI的討論,往往局限其作為勞動力替代工具的角色,而忽視更深層次的潛力。
- November 5, 2025
- 0
-
Grok突嚴審色情內容 惹用戶不滿 最初以「辛辣」招徠 政策朝令夕改(郝本尼)
富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生成式人工智能(AI)產品Grok,素以自由不設限着稱,但過去一個月間,其成人內容過濾政策經歷了一系列快速且不透明的調整,導致用戶強烈反彈。
- November 5, 2025
- 0
-
遺忘與記憶 尋找箇中平衡(黃岳永)
內地科企深度求索(DeepSeek)近期發表的DeepSeek-OCR,乍聽之下是光學文字辨識系統,實則別開生面。
- November 4, 2025
- 0
-
AI進化與風險並存(方保僑)
我們正目睹人工智能(AI)走上一條無可逆轉的自動化之路,其演進模式正如自動駕駛技術一樣,從最初「人手為主,電腦輔助」,逐步邁向「電腦主導,人類監督」,最終將可能到達「完全自主,不再需要人為介入」的境界。
- November 3, 2025
- 0
-
AI製遊戲湧現 質素差惹劣評(郝本尼)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HyperWrite行政總裁舒默(Matt Shumer),早前在社交媒體X發布一段示範影片,展示由生成式AI製作的第一人稱視角射擊遊戲。
- November 3,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