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加密貨幣淘金熱2.0(葉文瀚博士)
比特幣價格連續攀升,突破了每日歷史新高,並引發新一輪的炒幣熱潮。據加密貨幣分析公司Kaiko Research數據顯示,比特幣的漲勢似乎每天都在創造大約1500個新的「百萬美元富翁錢包」。這些錢包是比特幣區塊鏈上的數碼地址,用戶可以在當中儲存加密貨幣。然而,由於這些地址的匿名性,很難確定它們由個人還是實體控制。
- Posted April 4, 2024
- 0
-
區塊鏈應用將大放異彩(廖錦興博士)
區塊鏈技術面世已16年,加密貨幣比特幣因其交易上升和價格瘋狂波動引起全球關注,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曾公開支持另一加密貨幣狗狗幣亦產生名人效應。2021年,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成為全球第一個採用比特幣作為國家法定貨幣,至今比特幣價格已上升至7萬美元的歷史高峰。事實上,加密貨幣只是區塊鏈技術其中之一項應用,其偉大功能不可簡單地被金融投機者抹殺。
- Posted April 4, 2024
- 0
-
Kimi掀長文本比併潮(車品覺)
近日內地知名人工智能(AI)公司「月之暗面」(Moonshot AI)推出Kimi智能助手,能支援200萬字連續無損超長上下文功能。Kimi智能助手又稱Kimi Chat,是「月之暗面」自研千億參數大模型打造的對話式AI助手產品,擁有長上下文處理能力,可應用於很多新的使用場景,包括專業學術論文的理解和翻譯、輔助分析法律問題、一次性整理幾十張發票等。
- Posted April 3, 2024
- 0
-
裝備年輕人迎接未來(鄧淑明博士)
日前從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到珠海九洲港的「空中的士」首航,全程僅需20分鐘,估計每人單程票價為200至300元人民幣,比陸路車程節省了160分鐘,預計將為大灣區人口帶來更舒適、高效、平價的空中出行模式。這個以有人或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可帶動相關領域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內地叫「低空經濟」,其應用場景廣泛,除載人通勤、旅遊、航拍外,還能載貨作物流運輸、醫療救災,又或是用於公共和政府服務中的工程測繪、環境監測、交通疏導等。預期這會衍生不少新職位和新工種。
- Posted April 2, 2024
- 0
-
50G光纖寬頻正式面世(林國誠)
香港的網絡基礎建設,一直走在國際前列。繼5.5G流動通訊網絡後,寬頻網絡亦有一項突破性提升。作為全港首家率先引入50G PON(無源光纖網絡)技術的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我們將為個人用戶及企業客戶提供極高速、支援多設備連接及極低延遲的網絡服務。
- Posted March 29, 2024
- 0
-
Google Search步入終結?(黃岳永)
Google於1998年成立時主業是Google Search。當時互聯網充塞大量資料、雜亂且難辨真偽。Google顛覆了整個網絡世界,讓搜尋不再只是關鍵詞比對。
- Posted March 29, 2024
- 0
-
比特幣獎勵減半震撼市場(葉文瀚博士)
自2009年比特幣(BTC)誕生以來,加密貨幣市場走過十餘年,經歷牛熊交替洗禮逐漸走向成熟。而2024年4月即將到來的「比特幣獎勵減半」事件,引發虛擬貨幣界的熱烈討論,更使全球投資者高度關注。
- Posted March 28, 2024
- 0
-
振經濟須提速高質量發展(廖錦興博士)
國務院總理李強為2024年訂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為5%左右,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國家首要工作。但面對當前國際形勢不確定性,難度甚高。雖然中央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惟把重點任務轉化為經濟成果並非短期之能事。因此,不少經濟分析員對中國前景抱懷疑態度。
- Posted March 28, 2024
- 0
-
雅浦島與區塊鏈交易(車品覺)
區塊鏈是怎麼來的?故事可以從位於太平洋上的雅浦島說起。在很久之前,島上居民以巨大石頭作為重大買賣交易的貨幣,如土地和房屋買賣及嫁娶之用等,這些特殊的石頭稱為「費」,它可能是分散式貨幣或區塊鏈的最早期示例。
- Posted March 27, 2024
- 0
-
透過數據素養提升未來的技能(王依寧)
在當今數據驅動的經濟中,理解和分析數據,透過數據素養使個人能夠在批判性思維和判斷力方面有效地利用數據,重新定義問題並啟發創造力,並運用數據作為語言和數據故事講述,從而提升溝通的能力,對於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來說是關鍵的未來的技能。
- Posted March 27, 2024
- 0
最新文章
-
「氛圍編程」助構思落實(黃岳永)
在大學教授創業課程多年後,今年香港科技大學有個明顯變化:即使是一年級的新生,也需要嘗試將自己的創意,轉化為原型(Prototype)。
- September 16, 2025
- 0
-
科技創新與版權秩序交鋒(方保僑)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Midjourney快速商業化,讓用戶僅需簡單指令,便可生成栩栩如生的超級英雄圖像,甚至動畫角色,過往被嚴密管理的知識產權瞬間化為雲煙。
- September 15, 2025
- 0
-
AI破語言孤島 助讀懂動物聲音(林國誠)
人工智能(AI)的進展往往令人驚嘆不已,如今它不僅協助人類撰寫文章、設計,更能診斷疾病與駕駛車輛。
- September 12, 2025
- 0
-
AI時代的學習新典範:駕馭變革,打造終身學習力(翁偉基)
在AI浪潮席捲全球的今日,我們習以為常的知識與技能正在迅速改朝換代。過去那種線性、一次性的學習模式已不再適用。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與變革的時代,真正的競爭力來自於不斷適應、持續學習的能力。
- September 11, 2025
- 0
-
企業實例看文化驅動創新(湛家揚博士)
一次為本地傳統建築企業的高層培訓中,我見證了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這間公司正面對成本壓力、市場競爭與技術轉型的挑戰。
- September 11, 2025
- 0
-
OpenAI進軍求職平台顛覆市場(車品覺)
由傳統招聘平台如LinkedIn和Indeed主導的求職市場,即將迎來一場顛覆性變革。OpenAI作為ChatGPT的開發者,正在悄然研發人工智能(AI)驅動的招聘平台(OpenAI Jobs Platform),此舉可能重新定義企業與求職者的連接方式。
- September 10, 2025
- 0
-
AI時代學習之道(黃岳永)
一年容易又開學,每年這個時候,筆者都會提醒同學:「你們學習是為了未來,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今年要學的內容特別繁多,除了課堂內容外,在我任教的大學中,幾乎每一門課程都融入了人工智能(AI)的元素。
- September 9,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