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港發展數據交易具獨特優勢(車品覺)
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全球對數據的需求正迅速增長。專家預計,到2025年,全球數據流通將為經濟增長貢獻高達11萬億美元,約佔全年世界生產總值(GDP)的9.6%,反映資料流通對經濟的重要性。到2030年,全球數據交易市場規模有望超越3000億美元。眾多快速增長的市場中,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內地,屬增長最快的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由於其獨特的地理和政治優勢,成為數據跨境流通的理想試驗田,本港正值處於發展數據交易業務的有利時機。
- Posted March 6, 2024
- 0
-
期待女生投身網安大展拳腳(鄧淑明博士)
美國數據分析公司CB Insights(下稱CBI)的《2024年科技趨勢》報告指出,2023年網絡攻擊的嘗試次數,比前一年上升逾倍;去年因勒索軟件付款予黑客的數字激增,估計網絡犯罪分子收到總值11億美元贖款,是有紀錄以來最多。
- Posted March 5, 2024
- 0
-
MWC 24的啟示(方保僑)
一年一度的世界流動通訊大會(MWC 2024),已於當地時間26日在西班牙巴塞隆拿開幕,亦是自2006年起第16年在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行,今年是繼疫情復常後的第二次復辦。
- Posted March 4, 2024
- 0
-
10G寬頻及其覆蓋大廈 (林國誠)
10G光纖入屋寬頻方案提供高達10Gbps的極高速下載及上載頻寬,即相當於傳統1000M光纖入屋寬頻的10倍速度,能滿足高要求的用戶。無論在家中觀看4K甚至8K的高清影片、虛擬實境(VR)、傳送或分享特大檔案傳輸、存取雲端網絡檔案,或者是玩雲端遊戲等,10G光纖入屋寬頻都可提供流暢無阻的體驗。
- Posted March 1, 2024
- 0
-
AI時代創意耕耘方法 (黃岳永)
在找尋或培育創意之時,「Google it」可謂指定動作。互聯網提供了豐富的知識、不同的觀點和資源,可以豐富創意培養過程。其實除了搜尋有用資料外,還可以利用社交媒體、論壇和其他合作平台,建立一個支援和回饋創意的生態系統,讓靈感意念百花齊放。
- Posted March 1, 2024
- 0
-
香港企業數碼化轉型(廖錦興博士)
香港企業素來以「快準醒」著稱,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都予客戶高品質和高效率的信心。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香港能否保持優勢?回顧過去,亞洲的科技發展表現突出。筆者仍記得當年德國的合作夥伴來港開會時,我們拿着八達通一起坐港鐵(00066)、乘香港小輪(00050),甚至在商店購物。德國朋友對這張小小卡片的多用途非常讚賞,當時別說是內地,連歐洲也未有統一的儲值式電子支付系統。然而,誰知這是個龜兔賽跑的故事?
- Posted February 29, 2024
- 0
-
Sora降內容創作門檻(車品覺)
早前美企OpenAI發布首個文字生成視頻模型Sora,把文字生成技術應用於視覺媒體創作上。官網已上傳了示範影片,影片長達60秒。示例中,Sora不僅能準確呈現高度細緻的背景、複雜多角度鏡頭,還能理解物體在物理世界的存在,並生成具有豐富情感的角色。Sora似乎是一個創新的突破,此類模型對影視製作、遊戲開發、虛擬實境等領域來說,都是一個巨大飛躍。這樣的技術能大幅降低創建精細視覺內容的門檻,並可能開啟未來全新的創意表達方式。
- Posted February 28, 2024
- 0
-
減排創意方案(鄧淑明博士)
近日留意到瑞典即將開通首條充電公路的消息,讓電動車邊行駛邊充電,對普及電動車和減排大有幫助,羨煞本地一眾電動車車主。以下分享一些充電道路的資訊。
- Posted February 27, 2024
- 0
-
生成式AI:創作雙刃劍(方保僑)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是一種強大的人工智能工具,現時已推出多項令人矚目的功能,包括文字、圖像生成。Microsoft、Google、Amazon及很多龍頭科技企業,亦已全力開發最新的AI系統,加速融入自己的產品內。近期美企OpenAI推出的生成式影片系統Sora,能夠利用文字生成一條一分鐘的高清短片,其創作效果更令業界嘩然。然而,這些功能在創作界卻引起不少爭議,甚至有創作人對利用生成的AI的作品嗤之以鼻,為何有如此大落差?
- Posted February 26, 2024
- 0
-
AI生成短片工具震撼登場(廖錦興博士)
上周,全球熱議美國人工智能(AI)開發公司OpenAI最新發布的文字生成短片模型Sora。AI生成短片之前並非新鮮事,包括Runway、Pika Labs、Synthesia等科企,都已為市場帶來不同體驗。
- Posted February 22, 2024
- 0
最新文章
-
AI破語言孤島 助讀懂動物聲音(林國誠)
人工智能(AI)的進展往往令人驚嘆不已,如今它不僅協助人類撰寫文章、設計,更能診斷疾病與駕駛車輛。
- September 12, 2025
- 0
-
AI時代的學習新典範:駕馭變革,打造終身學習力(翁偉基)
在AI浪潮席捲全球的今日,我們習以為常的知識與技能正在迅速改朝換代。過去那種線性、一次性的學習模式已不再適用。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與變革的時代,真正的競爭力來自於不斷適應、持續學習的能力。
- September 11, 2025
- 0
-
企業實例看文化驅動創新(湛家揚博士)
一次為本地傳統建築企業的高層培訓中,我見證了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這間公司正面對成本壓力、市場競爭與技術轉型的挑戰。
- September 11, 2025
- 0
-
OpenAI進軍求職平台顛覆市場(車品覺)
由傳統招聘平台如LinkedIn和Indeed主導的求職市場,即將迎來一場顛覆性變革。OpenAI作為ChatGPT的開發者,正在悄然研發人工智能(AI)驅動的招聘平台(OpenAI Jobs Platform),此舉可能重新定義企業與求職者的連接方式。
- September 10, 2025
- 0
-
AI時代學習之道(黃岳永)
一年容易又開學,每年這個時候,筆者都會提醒同學:「你們學習是為了未來,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今年要學的內容特別繁多,除了課堂內容外,在我任教的大學中,幾乎每一門課程都融入了人工智能(AI)的元素。
- September 9, 2025
- 0
-
GenAI非萬能 勿過分依賴(方保僑)
在人工智能(AI)普及的今天,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確實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無論是撰寫文章、編程輔助,還是在創意思考上提供突破性的啟發。
- September 8, 2025
- 0
-
守護網絡安全 由AI領航(林國誠)
數碼生活日益普及,香港市民在日常工作與消費活動中,愈來愈依賴網上交易與雲端服務。便利之餘,潛藏風險亦愈發嚴峻。
- September 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