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復古懷舊AI口袋助理(葉文瀚博士)
R1不單是手機,它被定位為口袋助理,具備人工智能(AI)功能,是基於大型行動模型(LAM)的AI助手,把AI從言語轉化為行動,為用戶提供更便捷、個性化的互動方式。
- Posted February 1, 2024
- 0
-
激活數據要素的價值(車品覺)
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數據要素),中國是首個提出的這重大理論的國家。早前中央決定成立國家數據局,並賦予其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的職責,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用和開發利用,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任務。
- Posted January 31, 2024
- 0
-
AI Academy‧你的AI啟蒙導師 (林國誠)
AI的廣泛融合為大家帶來新的可能性,而手機製造商也不斷強調其AI功能的重要性。新推出的Samsung Galaxy S24系列手機,正是這一股趨勢的佼佼者,它搭載了最新的Galaxy AI技術,可說是全球首部AI智能手機。
- Posted January 26, 2024
- 0
-
AI伴侶的道德爭議(黃岳永)
這些隨時可用,耐性無窮,還會因應用戶偏好而回應的「AI女友」和「AI男友」,不失為一項解決孤獨感的現代方案。然而,除了因開發人員把這些互動商業化,令用戶的財務負擔大增外,當用戶愈來愈依賴AI伴侶來獲得情感支持,真實的人際關係也會受到影響。
- Posted January 26, 2024
- 0
-
傳媒轉型獎復辦 表揚出色機構(方保僑)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上星期舉辦第八屆「傳媒轉型大獎」頒獎禮暨15周年晚宴,表揚過去一年在運用科技轉型、以創新方式傳遞新聞和資訊上表現出色的本地媒體機構。得分最高的10間媒體會獲得十大傑出傳媒獎,而當中表現優異的會奪得整體大獎金、銀、銅獎。。
- Posted January 22, 2024
- 0
-
5G網絡配雲端儲存新趨勢(林國誠)
過往每談到數據備份,人們就聯想到硬碟或SSD的傳統備份方法,如今雲端儲存已漸成主流趨勢,比傳統方法更便捷靈活,尤其在5G網絡支援下,雲端儲存更具優勢。
- Posted January 19, 2024
- 0
-
AI時代心態培養從小開始(黃岳永)
在這個人工智能(AI)及機械人科技急速發展的年代,作為一名企業家和執教創業課程的大學教授,筆者其中一項責任就是要讓下一代為未來做好準備。
- Posted January 19, 2024
- 0
-
香港STEM教育下一站(廖錦興博士)
元旦的維港煙花美景固然可觀,但觀賞逾350架無人機在寶蓮寺天壇大佛上空排列出各種吉祥圖案,配合數碼燈效和音樂,閃耀夜空,感覺更加新奇別致。欣賞無人機表演之餘,也可思考近年香港的STEM教育有何進展,未來應向哪方向走?
- Posted January 18, 2024
- 0
-
香港擔當國際數據交易橋樑(車品覺)
業內稱為「數據二十條」政策發布後,內地數據交易所(中心)數量快速增加到48間,顯示國內對於數據交易市場的重視程度正在提升,市場制度和規則的建設進程也在加快。雖然目前數據交易量仍然有限,且處於嘗試性起步階段(場外交易量大於場內),但這對香港成為國際數據交易中心是一個積極訊號。
- Posted January 17, 2024
- 0
最新文章
-
AI進化與風險並存(方保僑)
我們正目睹人工智能(AI)走上一條無可逆轉的自動化之路,其演進模式正如自動駕駛技術一樣,從最初「人手為主,電腦輔助」,逐步邁向「電腦主導,人類監督」,最終將可能到達「完全自主,不再需要人為介入」的境界。
- November 3, 2025
- 0
-
AI製遊戲湧現 質素差惹劣評(郝本尼)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HyperWrite行政總裁舒默(Matt Shumer),早前在社交媒體X發布一段示範影片,展示由生成式AI製作的第一人稱視角射擊遊戲。
- November 3, 2025
- 0
-
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圖像與視頻的無限可能(吳壽冠)
在過去的數年間,人工智能(AI)的發展已從抽象的技術概念,迅速演變為觸手可及的應用工具,而其中最引人矚目、最具顛覆性的領域,無疑是「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特別是圖像與視頻的生成。
- October 31, 2025
- 0
-
AI+AR眼鏡融入生活(林國誠)
近年來,「AI+AR眼鏡」已成為科技界的新興焦點,它不再僅是工程師的實驗玩具,而是逐步融入一般消費者日常生活中。
- October 31, 2025
- 0
-
做資訊總監不要太謙虛(湛家揚博士)
在不少傳統企業中,資訊科技部門長期處於幕後位置,主要負責系統支援與日常營運,鮮有參與企業策略決策。
- October 30, 2025
- 0
-
AI未來是泡沫抑或革命?(黃岳永)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浪潮下,全球科技股恍如搭上火箭。從矽谷巨擘以至初創新兵,市值集體暴漲。
- October 28, 2025
- 0
-
AI喜附和人 醫學推理建議堪致命《自然》揭大模型答案 未必基於事實(郝本尼)
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最新指出,人工智能(AI)的諂媚傾向,可能對科學研究造成負面影響,因為研究人員正愈來愈多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但其傾向迎合、附和用戶觀點,而非提供獨立或事實導向的答案。
- October 28,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