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為什麼還沒有iPhone 6c的消息?
離iPhone6的預計推出日期只有2個月,但至目前為止,都沒有任何關於 iPhone 6c 的照片流出,最近似的消息只是有工程師表示已經開始生產一個代號 SK2 的機背殼,看來蘋果好像沒有打算推出 iPhone6c。
- Posted July 29, 2014
- 0
-
Google收購Dropcam向智能家居領域再下一城
Google 以 32 億美收購的 Nest 將 以5.55億美元現金買入雲端攝影鏡頭 Dropcam,以加快自身在家庭的安全防盜領域的部署。
- Posted June 24, 2014
- 0
-
Tony Fadell會否成為下個Steve Jobs呢?
Tony Fadell在蘋果掌管 iPod,被稱為「iPod 教父」,亦被認為會是Steve Jobs的繼任人。後來創辦了智能家居公司 Nest,引來投資機構爭雙投資。《Fortune》雜誌為Tony Fadell撰寫了一篇文章,將 Fadell 的許多軼事作了一些整理。
- Posted June 17, 2014
- 0
-
我在Google無人車研究組的日子
本文作者田淵棟現於Google X 實驗室內無人駕駛汽車研究組,擔任研究員及軟體工程師職位已經有四個月了,因此想寫一下對公司員工解決問題時的表現及看法。
- Posted June 14, 2014
- 0
-
李嘉誠注資「重新發明雞蛋」食品新創公司
李嘉誠由旗下Horizons Ventures 宣佈對食品新創公司 Hampton Creek Foods 2300萬美元的B Series融資
- Posted February 18, 2014
- 0
最新文章
-
AI進化與風險並存(方保僑)
我們正目睹人工智能(AI)走上一條無可逆轉的自動化之路,其演進模式正如自動駕駛技術一樣,從最初「人手為主,電腦輔助」,逐步邁向「電腦主導,人類監督」,最終將可能到達「完全自主,不再需要人為介入」的境界。
- November 3, 2025
- 0
-
AI製遊戲湧現 質素差惹劣評(郝本尼)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HyperWrite行政總裁舒默(Matt Shumer),早前在社交媒體X發布一段示範影片,展示由生成式AI製作的第一人稱視角射擊遊戲。
- November 3, 2025
- 0
-
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圖像與視頻的無限可能(吳壽冠)
在過去的數年間,人工智能(AI)的發展已從抽象的技術概念,迅速演變為觸手可及的應用工具,而其中最引人矚目、最具顛覆性的領域,無疑是「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特別是圖像與視頻的生成。
- October 31, 2025
- 0
-
AI+AR眼鏡融入生活(林國誠)
近年來,「AI+AR眼鏡」已成為科技界的新興焦點,它不再僅是工程師的實驗玩具,而是逐步融入一般消費者日常生活中。
- October 31, 2025
- 0
-
做資訊總監不要太謙虛(湛家揚博士)
在不少傳統企業中,資訊科技部門長期處於幕後位置,主要負責系統支援與日常營運,鮮有參與企業策略決策。
- October 30, 2025
- 0
-
AI未來是泡沫抑或革命?(黃岳永)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浪潮下,全球科技股恍如搭上火箭。從矽谷巨擘以至初創新兵,市值集體暴漲。
- October 28, 2025
- 0
-
AI喜附和人 醫學推理建議堪致命《自然》揭大模型答案 未必基於事實(郝本尼)
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最新指出,人工智能(AI)的諂媚傾向,可能對科學研究造成負面影響,因為研究人員正愈來愈多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但其傾向迎合、附和用戶觀點,而非提供獨立或事實導向的答案。
- October 28,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