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由Facebook「六國實驗恐慌」談起 (沈旭暉)
Facebook 試驗在六個「偏遠國家」,嘗試取消所有專頁的非付費內容,出現在用戶的「生活時報」上。只要Facebook的實驗擴充至全球,有足夠critical mass的企業、大戶受到毀滅性影響,就會是足夠的誘因令一大群人另起爐灶。
- Posted October 27, 2017
- 0
-
本季有望扭虧 Twitter飆12%
社交媒體Twitter周四公布第三季業績,繼續錄得虧蝕,但預期今季有望首度錄得盈利,刺激公司股價當天一度飆逾14%,高見19.57美元,中段仍漲近12%,報19.16美元。
- Posted October 27, 2017
- 0
-
基因編輯突破 可望防遺傳病
美國兩組科學家周三(25日)同時在《自然》及《科學》期刊發表報告,指在基因編輯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有望透過研究開發新療法預防遺傳病。將兩項技術整合運用,未來就有可能避免遺傳性失明、鐮刀型貧血等疾病。
- Posted October 27, 2017
- 0
-
環球電競辦業餘賽 期望推廣至大灣區
本地電子競技公司環球電競,周四(26日)宣布先在香港舉辦「亞洲城市聯賽」(Asia City League, ACL),專門供業餘遊戲玩家參加。公司行政總裁文健鋒在記者會上提到,希望透過比賽推廣「全民電競」概念,即使非職業選手亦能參賽,提高玩家參與度。
- Posted October 27, 2017
- 0
-
工作意義豈止賺錢 (黃岳永)
人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花於工作,但沒多少人認真思考過當中意義,因為答案似乎顯而易見,畢竟衣食住行、旅遊消費以至子女教育,都要工作賺錢來支付。要建立自己的誠信,取得他人信任,做事的態度和質素永遠比空口說白話來得重要。
- Posted October 27, 2017
- 0
-
Airbnb 在香港 (共享經濟聯盟 李兆富)
報道稱,港府正研究修訂《旅館業條例》,並會嚴格執法,意味Airbnb這類民宿共享平台將大受影響。《信報》StartupBeat請來共享經濟聯盟召集人李兆富(Simon),探討新措施衝擊有多大。
- Posted October 27, 2017
- 0
-
聖公會置富始南小學 培養航天科技人才 (王嵐)
「時間管理對於人生來說相當重要。」曾校長接着道:「學校裏我們有上課時間表,星期幾上什麼課,什麼時間放小息,同學都可以依循。但將來離開了學校,沒有人為他們制定時間表,自我的時間管理就相當重要,而小學階段就是建立良好習慣的重要時刻。」
- Posted October 26, 2017
- 0
-
WeWork斥資66億 購紐約百貨旗艦店
在全球提供共享辦公室空間的WeWork周二宣布,與私募基金Rhone Capital合作,成功以8.5億美元(約66.3億港元)收購美國最古老名牌百貨公司Lord & Taylor的紐約旗艦店,日後將改建成共享辦公室及WeWork在紐約的總部。
- Posted October 26, 2017
- 0
-
Tesla鯰魚效應 (高天佑)
對中國政府來說,過往幾年補貼扶持國產電動車廠可謂不遺餘力。當局在此時引進Tesla這家全球龍頭,可望引發「鯰魚效應」,避免國產車廠「閉門造車」甚至「池中無魚蝦自大」,同時有助中國搶先確立電動車行業標準,進而達成「電動車第一大國」之願景。
- Posted October 26, 2017
- 0
最新文章
-
科企出海|網龍夥中科聞歌 AI技術出海
網龍(00777)及其子公司創奇思(Cherrypicks),日前聯同中科聞歌成立戰略聯盟,成為境外唯一出海平台與商業化夥伴,以推動內地人工智能(AI)核心技術出海。
- August 18, 2025
- 0
-
GEO|AI概覽添流量 重塑行銷策略
NP Digital最近發布報告,在美國訪問了1000位美國成年人,亦聯繫600名全職從事行銷、市場研究、銷售及廣告工作的專業人士,探討SEO趨勢,以及對行銷績效及策略的影響。
- August 18, 2025
- 0
-
識別AI片|九招識別人工智能生成影片
科技媒體Mashable於是傳授九大招數,讓觀眾以更敏銳的眼光及懷疑態度,發掘內容中的蛛絲馬跡,識別AI生成的病毒影片。
- August 18, 2025
- 0
-
科幻科學|學者倡對未來科技超前部署
最近德國、加拿大及法國的3位學者提出一種「科幻科學」(sci-fi-sci)概念,試圖以實驗模擬未來科技,收集參與者的態度及行為數據,預測科技對社會的可能影響,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
- August 18, 2025
- 0
-
代孕機器人|全球首款料一年內面世 技術突破與倫理爭議並存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正於北京舉行,市場傳出,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張其峰領銜的科研團隊,正研發全球首款配備「人工子宮」的仿人機器人,能夠模擬真人從受孕至十月懷胎直至分娩的全過程,售價預計不逾人民幣10萬元,並有望在一年內推出。
- August 15, 2025
- 0
-
Figure AI機械人|美機械人懂自動摺毛巾
毛巾質地柔軟,沒有固定形狀,摺疊時容易起皺或纏結。如此沒特定幾何形狀可記住,也沒有單一「正確」抓握點,對人形機械人甚具挑戰。
- August 15, 2025
- 0
-
科企職場文化|OpenAI新丁派心得 面試要謙虛
一位剛加入OpenAI的資深研究員奧菲斯登(Bas van Opheusden),近日在社交平台X公開長達8頁的求職技巧,講解如何在人工智能(AI)職位面試脫穎而出。
- August 1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