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AI的時機到了 ?(林天程)
當電腦運算能力唾手可得──任何人只要懂得編程,就可以安坐家中,或帶着手提電腦在cafe將理念寫成程式測試效果;而人工智能又有開源程式供大眾使用,這一浪AI發展的成功率,相比以往應大大提高,而不像2000年的科網熱潮般沒有實質支持。
- Posted March 22, 2017
- 0
-
8國飛美航班 禁攜電子產品
美國國土安全部昨宣布,將禁止由中東及北非飛往美國的部分航班乘客,攜帶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體積較手機大的電子產品上機,只可寄艙,手機及飛航所需醫療器材獲豁免。
- Posted March 22, 2017
- 0
-
通訊局擬加推頻譜迎5G 上半年諮詢公眾 冀2020年編配
香港電訊(06823)多次公開批評政府的頻譜政策,包括未有及時提供新頻譜,恐會延誤本港5G發展,並與政府多次隔空駁火。政府最新公布,鑑於社會對頻譜持續需求,以及為5G作準備
- Posted March 22, 2017
- 0
-
亞馬遜《異形》機械人
亞馬遜行政總裁貝索斯(Jeff Bezos)在內部MARS機械人會議上,親自駕駛一個13呎高的機械人,並在眾人面前大展拳腳,笑言自己有如科幻電影《異形》的主角。
- Posted March 22, 2017
- 0
-
加州智能外賣車 遇賊自動響警號
該款無人駕駛智能外賣車身高不足兩呎,設有6個車輪,最多可承載22磅食物,行駛速度每小時4哩(約6.43公里)。除了支援GPS衞星導航系統,亦可感應路面狀況,避開障礙物。
- Posted March 22, 2017
- 0
-
兩岸齊興建 過濾PM2.5 治霾塔抗空氣污染
為改善空氣質素,台灣鴻海科技集團旗下初創公司創星物聯宣布,年底前在台北及台中興建兩座治霾塔,每座造價1.5億元新台幣(約3800萬港元)。
- Posted March 22, 2017
- 0
-
南韓手遊巨擘上市籌187億 Netmarble下月底招股 歷來第二大
南韓最大手機遊戲公司Netmarble Games昨天宣布,計劃下月底在南韓招股,目標集資最多2.7萬億韓圜(187.2億港元),用作海外收購和償還債務,可望成為南韓歷來第二大IPO。
- Posted March 21, 2017
- 0
-
新特首要做創科火車頭(鄧淑明博士)
創科發展有助激活香港經濟和促進年輕人向上流動,因此如何靈巧地運用《財政預算案》預留的100億元支援相關發展,如何以智慧城市概念打造新經濟模式,均為必須思考的問題
- Posted March 21, 2017
- 0
-
萬一真係女神(高天佑)
美圖公司昨天開市後繼續爆升,最高於下午2點45分左右,股價突破23元關口,升幅超過30%;不過隨即掉頭倒插,收報15.98元,全日跌幅11.2%。
- Posted March 21, 2017
- 0
-
《福布斯》31年首見 全球富豪增13%
《福布斯》公布2017年全球富豪排行榜,今年全球富豪人數及資產淨值均創新高,人數增233人(13%)至2043人,資產淨值較對上一年增加18%至7.67萬億美元。
- Posted March 21, 2017
- 0
最新文章
-
CyberArk|四招監控智能代理
不少企業採用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透過自動化工作流程提升效率。不過,AI代理亦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包括代理「幻覺」、濫用行為,以及遭惡意人士利用等。
- November 13, 2025
- 0
-
AI電視|三星電視引入AI對話
南韓三星(Samsung)計劃在2025年推出的全線產品,包括Neo QLED、Micro RGB、OLED、QLED升級電視、智能顯示器及Movingstyle系列,逐步引入全新的對話式人工智能(AI)技術。
- November 13, 2025
- 0
-
Gemini私有雲|AI運算保私隱
谷歌(Google)周二(11日)推出雲端私有人工智能(AI)運算平台,讓設備透過加密鏈路直接連接到受保護空間,在一個無縫銜接的谷歌技術堆疊上,運行谷歌最大、功能最強大的Gemini模型。
- November 13, 2025
- 0
-
Meta楊立昆擬創業|質疑LLM技術 研世界模型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道,Meta首席人工智能(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計劃離職,改為自行創辦初創。
- November 13, 2025
- 0
-
新圖靈測驗|電腦揪出AI對話
瑞士蘇黎世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美國杜克大學與紐約大學的跨學科聯合研究團隊,日前提出一套新的「電腦版圖靈測試」,旨在判斷人工智能(AI)模型說出的話像不像人。
- November 13, 2025
- 0
-
光纖量子通訊|完成網安測試 採用理大新晶片 應付大算力攻擊
量子科技已在量子電腦、量子衞星與精密測量等領域釋放巨大價值,全球各地亦積極發展量子加密技術,以應付量子時代的網絡安全風險。
- November 13, 2025
- 0
-
電池技術突破|助光能商業化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能源轉換技術講座教授,鍾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李剛、助理教授楊光等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鈣鈦礦/晶矽疊層」電池領域取得突破進展。
- November 12,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