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Startup本周摘要 (Week 26/02)
出身自香港中文大學的人工智能(AI)科企思謀科技(SmartMore),成立僅一年半迅速晉身「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除了自研智能工業平台、智能感測器及智能一體化設備等,去年底更推出全球首個專注工業領域的多模態大模型IndustryGPT,有望縮短企業生產線決策流程、提升生產效率。
- Posted March 1, 2024
- 0
-
WhatsApp新功能2024|快捷省時實用 4個快速功能大公開
WhatsApp 作為全球熱門的通訊平台之一,其一直努力為用戶提供更多功能和更好的服務。2024 年,WhatsApp 再次推出了一系列令人期待的新功能,為大家帶來了更多便利和新體驗,現在就來盤點4個新功能吧!
- Posted March 1, 2024
- 0
-
AI歌手?|AI張國榮活靈活現再展歌喉
阿里巴巴智能計算研究所近日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EMO(Emote Portrait Alive),只要輸入語音數據(例如講話、唱歌)及一張靜態圖片,即可輸出一條動感十足的影片,除了嘴形聲畫同步,還能模擬整個表情變化、頭部擺動等。
- Posted March 1, 2024
- 0
-
城大微波光子晶片運算快千倍
香港城市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王騁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出全球領先的微波光子晶片,能運用光學超快模擬電子訊號處理及運算。這種晶片比傳統電子處理器速度快1000倍、耗能相對更低,涵蓋5G或6G無線通訊系統、高解析度雷達系統、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以及圖像或影片處理。
- Posted March 1, 2024
- 0
-
飛碟目擊|美國西部地勢開闊 UAP目擊報告最多
猶他大學從國家UFO報告中心,調查了2001至2020年間約9.8萬宗UAP(不明異常現象)目擊事件,了解其聚集地點及環境背景。結果發現,美國西部三分一地區出乎意料地熱鬧,反觀東南部地區明顯冷清,論文發表在學術網站Scientific Reports。
- Posted March 1, 2024
- 0
-
蘋果擬開AI新格局 更多AI功能將引入
人工智能技術炙手可熱,早由宣傳噱頭,變為盈利增長引擎,堪稱科企兵家必爭之地。財經頻道CNBC指出,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庫克表示,集團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具備令人難以置信的突破潛力,有助於提升生產力或解決問題。他稱蘋果正投放巨額資金,承諾今年將「開創新格局」(Break New Ground),正式向外界發出強烈訊號。
- Posted March 1, 2024
- 0
-
電動車充電站18區分佈|新界及離島區電動車充電站
電動車近年來逐漸受到香港市民的青睞,政府為實現2025年達成碳中和目標,亦大力推廣電動車普及,更將電動車「一換一」計畫延長兩年至2026年,市民可以有更多時間選擇自己心儀的電動車。那麼若電動車要充電時該去哪裡找充電站?香港有7,415個充電器供公眾使用,快來看看哪個充電器離你最近吧。由於全港電動車充電器數目眾多,本篇文章將會分為「港島區」、「九龍」、「新界與離島」為大家介紹。本篇會主要介紹分布在新界及離島區的充電器,包括葵青、荃灣、西貢、北區、大埔區、沙田區、元朗區、屯門區及離島區。
- Posted February 29, 2024
- 0
-
電動車充電站18區分佈|九龍電動車充電站
電動車「一換一」計畫延長兩年至2026年,市民可以有更多時間選擇自己心儀的電動車。那麼若電動車要充電時該去哪裡找充電站?香港有7,415個充電器供公眾使用,快來看看哪個充電器離你最近吧。由於全港電動車充電器數目眾多,本篇文章將會分為「港島區」、「九龍」、「新界與離島」為大家介紹。本篇會主要介紹分布在九龍的充電器,包括九龍城區、觀塘區、深水埗區、黃大仙區及油尖旺區。
- Posted February 29, 2024
- 0
-
電動車充電站18區分佈|港島區電動車充電站
電動車近年來逐漸受到香港市民的青睞,若電動車要充電時該去哪裡找充電站?香港有7,415個充電器供公眾使用,快來看看哪個充電器離你最近吧。由於全港電動車充電器數目眾多,本篇文章將會分為「港島區」、「九龍」、「新界與離島」為大家介紹。本篇會主要介紹分布在港島區的充電器,包括中西區、東區、南區及灣仔區。
- Posted February 29, 2024
- 0
-
液態樹淨化城市空氣(葉文瀚博士)
隨着全球人口不斷增長,城市化比率亦逐漸提高。根據統計,目前全球已超過一半人口居住城市地區。城市人口密集,不僅帶來了交通和能源等挑戰,亦對城市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其中空氣污染更是重大的公共健康問題。
- Posted February 29, 2024
- 0
最新文章
-
智慧工地|地盤設機械人巡邏更添安全
本港建築界面臨人手短缺問題,引入自主巡邏機械人、智能影像分析、邊緣計算等創新科技,可藉人工智能(AI)提升安全及效率。
- July 16,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科大研新QRLED 更耀眼節能
發光二極體(LED)過去數十年,早已廣泛應用於電子產品,而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LED),以至量子棒發光二極體(QRLED),近年亦急速發展。
- July 16, 2025
- 0
-
Grok新功能|新推動漫風虛擬伴侶
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AI)初創xAI,日前突然在旗下Grok應用程式加入伴侶(Companion)功能,容許玩家跟動漫風格的AI角色對談,觸發網絡社群討論熱潮。
- July 16, 2025
- 0
-
Prometheus|Meta超級數據中心 明年啟用
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周一(14日)預告,在運算領域投放「數千億美元」,興建多個吉瓦(GW)級叢集(cluster),首座超級數據中心打算明年啟用。
- July 16, 2025
- 0
-
常用AI令人變蠢?|MIT研究受質疑 用者思考量減少 不等於削弱思考力
早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一項研究引來廣泛關注,當中聲稱學生在使用ChatGPT寫作過程中,大腦活動明顯下降且記憶力變差。
- July 16, 2025
- 0
-
「零點擊」時代|台媒力拚內容 迎戰「零點擊」
人工智能(AI)搜尋技術逐漸普及,谷歌(Google)旗下AI Overviews等AI工具,讓用戶能直接獲取答案,不再瀏覽原始來源,削弱了媒體流量與廣告收入。
- July 15, 2025
- 0
-
兩用眼鏡|自動對焦眼鏡 遠近景皆看清
隨着全球人口老化,老花眼變得日漸普遍,患近視人數也呈現上升趨勢,處方眼鏡大有市場。
- July 1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