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縮窄銀髮族數碼鴻溝 (林國誠)
科技急速發展,影響力滲透人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流動通訊、固網電話、光纖寬頻到電視節目,科技的運用是我們與外界溝通的重要工具。然而,對於銀髮族(長者)來說,部分未必能跟上時代步伐,甚至有些抗拒,他們即使想學習應用新科技,或許也常面對挑戰,逐漸形成數碼鴻溝。
- Posted November 3, 2023
- 0
-
寰科石龍產綠色新材料
香港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香港寰科創新有限公司與東莞石龍鎮政府,日前舉行「香港寰科旗艦生產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寰科公司行政總裁陳大仁提到,石龍鎮位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圈重要節點,有優越地理位置、良好營商環境及強大產業基礎,期待當地投資和項目落地。
- Posted November 3, 2023
- 0
-
英建史上最快超級電腦
英國在全球人工智能(AI)安全峰會上宣布,擬斥資2.25億英鎊(約21.45億港元),建造有史以來最快的超級電腦Isambard-AI,旨在為研究人員及工業界提供前所未有的運算力,務求在機械人、大數據、氣候研究、藥物開發等領域實現突破。
- Posted November 3, 2023
- 0
-
揸無人機遙距遊野生保護區
網上世界可以瞬間看地球,虛擬旅遊能足不出戶感受異國風土人情。美國加州科企NatureEye針對全球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推出30分鐘無人機遙控服務,除了現場有導遊語音導航,更可下載相片留念,每人收費95美元(約741港元),當中近五成收入用於地區保育。
- Posted November 3, 2023
- 0
-
初創求融資 要削估值懂妥協 環境從未如此艱難 應外闖拓市場(數碼港投資者網絡策劃小組 冼漢迪)
3年疫情過後,社會已復常,惟本港投資環境仍然存在挑戰。初創融資陷入艱難時期,政府及各孵化器加大支援力度,或有助填補市場不足。今次請來數碼港投資者網絡策劃小組主席冼漢迪,探討本港創投生態圈現況及未來發展,並就現時最新政策分享見解。
- Posted November 3, 2023
- 0
-
吸引特專科企來港(葉文瀚博士)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及創新企業理想上市地,為吸引更多特專科技公司來港掛牌,香港交易所(00388)於2023年3月31日新增主板上市規則的《第18C章》,為它們提供一條新上市途徑。
- Posted November 2, 2023
- 0
-
電競運動潛力無限 (廖錦興博士)
電競這項新興體育運動在中國以至全球迅速發展,是不爭的事實。在互聯網時代,電競市場需求大幅上升,帶來極大的經濟和文化價值及社會影響力。然而,對於區分專業電競運動員與沉迷打機人士,人們仍缺乏認知。若了解到電競選手的專業訓練、刻苦耐勞及知識技能等綜合能力,也許會對電競運動另眼相看。
- Posted November 2, 2023
- 0
-
Startup本周摘要 (Week 30/10)
東亞銀行去年推出銀行及初創協作平台BEAST,其資訊科技部兼金融科技發展部門主管梁兆恩受訪時稱,至今有111個金融科技項目於BEAST萌芽或誕生,當中約30個已落實推行,另有部分已通過概念驗證(POC)。
- Posted November 2, 2023
- 0
-
許正宇:綜合基金平台擬明年底前推
香港金融科技周今日起舉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主論壇致詞時表示,本港簡稱「IFP」的新綜合基金平台,首階段計劃明年底前推出。許正宇指出,新平台將涵蓋零售基金整個分配周期的前台及後台,以及價值鏈,具有三大定位,包括通訊樞紐、業務平台及資訊網;目標令零售基金可以更好服務投資者、基金經理、發行人及生態圈內其他持份者。
- Posted November 2, 2023
- 0
-
金管局:下月4日推香港與泰國快速支付系統互聯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下月4日開始,會與泰國央行合作,推出兩地快速支付系統互聯,屆時,港人可在當地逾800萬個商舖透過轉數快(FPS)消費,並可即時以港元兌換泰銖。香港政府早前發出首隻代幣化綠色債券,余偉文稱,正研究明年初作第二次發行,希望整個程序包括發行、派息和買賣,都在區塊鏈上完成,推出後可讓業界參考相關做法。
- Posted November 2, 2023
- 0
最新文章
-
最精確離子鐘|新離子鐘準確度冠全球
鋁離子是一種性能極佳的時鐘,其「滴答」頻率極為穩定,比銫原子的滴答更穩定。
- July 22, 2025
- 0
-
智能地震警報|安卓逾千地震警報 僅3次誤鳴
美國科企谷歌數年前啟動「安卓地震警報」項目,截至2024年3月底,AEA覆蓋98個國家,總共偵測到11231次地震,累計發送1279次地震警報,當中僅得3次誤鳴。
- July 22, 2025
- 0
-
超級智能預測|谷歌前CEO料10年內誕超級智能
科技巨擘谷歌前行政總裁施密特預測,5年內不同領域都會出現AI專家,協助人類加速研究創新,如果能把這些AI專家融為一體,就可構建超越人類智能總和的實體。
- July 22, 2025
- 0
-
Claude Code|用戶使用額度遭限制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Anthropic今年2月推出編程助理Claude Code後,廣受社群歡迎,上周傳出多位高階用戶發現,使用額度遭無故限制。
- July 22, 2025
- 0
-
Meta挖角|Meta超智能團隊四成來自OpenAI
美國風投Menlo Ventures負責人達斯(Deedy Das),從不願具名的Meta員工手上,取得新成立的「超級智能實驗室」(MSL)的團隊名單,並在社交平台X(前稱Twitter)貼出,歸納44人的經歷及背景。
- July 22, 2025
- 0
-
人類贏AI|10小時編程馬拉松 人類憑創意贏AI 前員工戰勝OpenAI模型 獲阿爾特曼讚好
在東京舉行的2025年AtCoder世界巡迴賽總決賽(AWTF 2025 Heuristic),被視為「決定世界最強選手」的賽事,只邀請過去一年表現最好的12名頂尖程式員參加,今次更首次請來人工智能(AI)選手競逐。
- July 22, 2025
- 0
-
AI催谷釕價格|雲端需求勁 釕價翻倍勝黃金
近年人工智能(AI)蓬勃發展,一種極其稀有的元素「釕」(Ruthenium)【圖】,成為今年價格升勢突出的原材料之一。
- July 2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