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香港 News
-
幼師轉行做禮儀師 林浩茵細說感動故事 (林艷虹)
原是幼師的林浩茵,40歲才有機會入行。她提到,有些家屬會自備腳架,直播過程給外國親人看;同時聘人去靈堂拍下全景照,讓客人以手機或戴上VR視鏡,360度看清楚靈堂環境。
- Posted November 27, 2020
- 0
-
WFH時代大贏家 (高天佑)
有朋友慨嘆,以往每逢聽到WhatsApp響聲都會心情愉快,因為通常意味着親友聯繫,但自從WFH之後,每次看到WhatsApp有訊息就精神緊張。
- Posted November 27, 2020
- 0
-
從螞蟻看IPO新常態 (黃岳永)
無論是被認為「衰多口」的馬雲、見財化水更賠上利息的投資者、抑或是等着交易給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成績表加上一筆的人士,都要明白到這將會是IPO市場的新常態。
- Posted November 27, 2020
- 0
-
Win10擬明年更新 傳支援安卓程式
用戶已習慣從桌面,移師至手機或平板工作。有外媒報道,微軟計劃明年更新視窗系統,有傳日後登入Microsoft Store,即可安裝及運作安卓(Android)應用程式。
- Posted November 27, 2020
- 0
-
亞馬遜雲服務死機 癱瘓美東5小時
亞馬遜(Amazon)的雲端運算服務(AWS)在當地時間周三(25日)發生故障,影響包括串流媒體平台ROKU、軟件商Adobe,以及圖片分享網站Flickr等多個客戶。
- Posted November 27, 2020
- 0
-
AI驗糖尿眼秒知結果 (瞳訊醫療伍灝桓)
本港科企瞳訊醫療以人工智能分析眼底照片,秒速篩查其致盲風險,聲稱辨識準確率達97%,冀長遠減輕公共醫療負擔。今次請來其行政總裁伍灝桓,講解如何令患者受惠。
- Posted November 27, 2020
- 0
-
Startup本周摘要 (Week 23/11)
「小時候還蠻喜歡看卡通片」劉峻誠於2015年,創辦AI晶片初創Kneron,主攻智能手機、物聯網、「邊緣運算」晶片技術,期望找回少年時夢想,就是要改變世界。
- Posted November 26, 2020
- 0
-
大灣區就業補貼 港企盼涵蓋更廣
本地科企viAct行政總裁伍震駒指出,公司派員北上駐守涉及一定成本,例如房屋津貼,提供待遇甚至比香港更優厚。至於員工本身,亦非人人願意長駐內地。
- Posted November 26, 2020
- 0
-
科技園租深圳科創園 吸港商落戶 二房東角色管理 一兩幢樓作試點
消息人士形容,香港科技園公司屬「二房東」角色,會在深圳園區採用港式管理,為租戶帶來香港科技園的網絡及配套,初步會租用一至兩幢樓作試點。
- Posted November 26, 2020
- 0
-
迎接智能化汽車年代 (廖錦興博士)
汽車對於消費者的意義正「快」轉變,除了作為交通工具,把自動駕駛旅程期間作為娛樂、資訊或工作的地方;加上5G的快速推進和應用,使智能化汽車的研發踏上康莊大道。
- Posted November 26, 2020
- 0
最新文章
-
本地創科動態|港大AI演算法 手機監測光污染
香港大學物理學系團隊最新研究發現,本地光污染量分布嚴重不均,僅僅是維港兩岸建築裝飾照明,已佔夜空亮度一半。
- July 29, 2025
- 0
-
AI趨勢|穩定幣催生「智能合約」應用
隨着全球穩定幣立法框架愈趨完善,於美國納斯特上市、機構級加密金融服務與解決方案提供商Amber Premium,其首席執行官兼董事Wayne Huo接受《信報》訪問時稱,不少金融機構、家族辦公室入場配置數碼資產,催生「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應用。
- July 29,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阿里校際生成式AI比賽啟動
第二屆「雲遊通義–阿里雲校際生成式AI比賽–香港站」昨正式啟動,活動由阿里巴巴(09988)的數字技術與智能骨幹業務阿里雲主辦,香港教育城(EdCity)等機構協辦。所有合資格的參賽者,均可獲得由阿里雲頒發的參賽證書,勝出隊伍將有機會參觀阿里杭州總部。
- July 9,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港企推全球首個賽馬問答模型
本地初創維納智能(Wiener Intelligence)昨舉辦產品發布活動,展示多項針對本地需求研發的人工智能(AI)技術,並宣布跟多間機構成立「維納智能生態聯盟」,共同推動更多AI在地落地與跨域應用。
- July 9, 2025
- 0
-
紅帽|新系統助企業擁專屬AI
為回應市場相關需求,美國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提出一套完整的AI解決方案組合,強調以開源為基礎,協助企業可控、安全且高效地採用AI。
- June 30, 2025
- 0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June 3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