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人物專訪 News
-
IVE研長者復康治療輔助App
IVE團隊將於本月22日至30日舉行創新科技嘉年華2022,展出一項名為「防跌易」手機App,引進AI技術,實時偵測及記錄用戶的骨架活動,以便自行在家做復康治療,系統可識別其舉手、抬腿、下肢協調等動作是否達標及提出改善建議,據稱AI模型準確度逾九成。
- Posted October 18, 2022
- 0
-
外資創碳平台看好港潛力
來自德國的Ulf Henning Richter,是環保科技初創CARBON10B X的創辦人及行政總裁,該企去年成立,第一階段希望建立一個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碳信用平台,以便企業藉交易碳信用來抵消碳足跡,目的是加強私人企業對氣候變化的關注。
- Posted October 17, 2022
- 0
-
星生態圈成熟 誘初創進駐吸金
本地家居服務平台HelperGo,主要協助用戶配對家務助理等服務。平台於2015年登場,不久便衝出香港,於新加坡設立分部。身為共同創辦人的吳宇森,曾駐紮當地4年,他直言由於香港市場細,「初創要拓展業務,要麼北望神州,要麼發展東南亞市場。」
- Posted October 17, 2022
- 0
-
AI偵測超高車輛減意外 光學雷達配鏡頭 兩秒完成發警報
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秋季五大科技展今日開鑼,本港科技公司知榆科技(AT-VIBE),將展出最新的公路安全監測方案,利用光學雷達(LiDAR)、鏡頭監測等技術,可在50米外偵測到「超高車輛」,項目已在九龍連翔道安裝及應用。
- Posted October 13, 2022
- 0
-
邵氏基金會主席陳偉文傳承善心 推動教育科研醫療藝術 秉持捐得其所
邵氏基金會主席陳偉文受訪時指出,基金會未來發展方向,主要有兩大部分,「第一係以教育為主,我哋會偏重於創科教育,你知而家STEM、STEAM都係好流行嘅話題。」他稱,STEAM教育應普及到中學生,最理想是本地可以有「創科中學」,專門從事STEAM教育。
- Posted October 10, 2022
- 0
-
港企量產微藻 冀取代傳統顯影劑
本港生物科技初創財利科技(Choy Lee)創辦人潘穎禧(Dennis)接受本報訪問時稱,公司研發出一套名為Green Force(晉鼎系統),可大量種植微藻,包括紫球藻,繼而量產藻紅蛋白(B-PE),日後有望取代傳統顯影劑。
- Posted October 10, 2022
- 0
-
針對幽門螺旋菌 簡化測試流程
本港初創王態科技創辦人駱冠文透露,公司主攻呼氣測酮體技術,正跟香港醫療中心洽商,開發專用於檢測幽門螺旋菌的呼氣分析儀。患者只須向儀器吐氣,即可實時了解胃部細菌的風險水平。
- Posted October 10, 2022
- 0
-
呼氣儀檢測生酮飲食成效 分析丙酮水平 本地運動員採用
近年盛行的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提倡高脂低碳飲食,以達致減肥健身。本港初創王態科技(King's Phase)研發酮體呼吸分析儀,聲稱一分鐘內可讀取體內酮體指數。
- Posted October 10, 2022
- 0
-
初創促電滑板車合法化 下月試驗期滿 冀准持牌行駛
電動可移動工具先導試驗將於下月22日完結,研發電動單輪滑板車Surfwheel的酷飛發展,其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馬頌棋在專訪中表示,自己亦有登記參與計劃。他估計,將來電動可移動工具即使合法化,或許只可以在單車徑上行走,作為消閒活動多於日常代步。
- Posted October 7, 2022
- 0
-
港企涉進軍元宇宙 認知度仍不足
雖然元宇宙可以天馬行空,但大多數企業客戶看待元宇宙,始終是從現實和商業角度出發。數碼服務公司Mirum Agency元宇宙首席顧問蘇仲成直言,不少人對元宇宙持相當開放的態度,卻對它未具備十足了解,往往以為企業涉足元宇宙,一定要斥資購入虛擬土地。
- Posted October 3, 2022
- 0
最新文章
-
紐約梅隆銀行|法務部率先用智能助理
一般人往往認為在歷史悠久的企業,法務部門相對重視合規、審慎保守,對人工智能(AI)這種新技術抱持戒心。然而,擁有超過240年歷史的紐約梅隆銀行(BNY),實際情況恰好相反。
- October 13, 2025
- 0
-
生產力局夥送貨平台 研AI預測系統
生產力促進局首席創新總監都永海,以及Lalamove企業事務總監李志鵬早前接受本報訪問,探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AI)改善駕駛意識、提高道路安全,並分享雙方合作最新研發成果。
- October 6, 2025
- 0
-
輝達入股英特爾藏玄機(方保僑)
輝達(Nvidia)早前宣布,將斥資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Intel),這個震撼半導體業界的消息,隨即觸動資本市場和全球科技生態的深遠變化。
- September 29, 2025
- 0
-
打擊深偽|禁擅用生物辨識資料
近年「深偽」(Deepfake)技術騙案不斷增加,有意見稱版權法律或可用於處理此類問題,例如美國版權局去年7月一份有關版權與AI的研究報告認為,數碼複製技術創建極度逼真的仿製品,與版權保護原創的核心目標息息相關。
- September 29, 2025
- 0
-
律師會促AI版權法|釐清原創性 作品須由人類主導 着重實質貢獻
香港律師會知識產權委員會主席黃錦山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探討AI與本地版權法律的爭議,並分享該會建議立法方向。
- September 29, 2025
- 0
-
西井科技|港滬創科優勢互補
行政長官李家超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構建數字化港口系統、支持現代物流業發展。西井控股(香港)首席執行官楊銘也認同,港府非常重視這方面的科技,像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運輸及物流局等相關部門,都有一系列資金支持。
- September 22, 2025
- 0
-
西井科技|AINERGY戰略 改革物流 研新能源自駕貨車 智能操作助決策
西井科技是物流領域的人工智能(AI)創新領導企業,2015年在上海成立,去年2月宣布來港成立國際總部,6月在沙田科學園組建研發中心。
- September 22,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