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大埔5G禁區解封 促進數碼化(方保僑)
由於大埔地區過去受限於衞星設施的干擾風險,通訊辦一直未能開放3.5GHz頻帶操作的5G無線電基站,以致該區5G覆蓋相對不足。最近,通訊事務管理局宣布於10月30日起解除大埔的3.5GHz頻帶限制,帶來正面的影響。
- Posted November 4, 2024
- 0
-
提高警覺辨別真假客服(林國誠)
近期有不法之徒瞄準每個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電訊服務進行詐騙活動。有報道指出,不少市民成了假冒電訊商客戶服務主任的行騙目標。
- Posted November 1, 2024
- 0
-
消費電子添醫療功能意義重大(黃岳永)
早前新推出AirPods Pro 2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可作為非處方助聽器,潮流產品發展至醫學級別的應用,不再只是「用途廣泛」四字可簡單概括,而是意味着醫療健康產品市場的革命。
- Posted November 1, 2024
- 0
-
向精英CIO學五大成功法則(湛家揚博士)
如何成為一名成功的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資訊總監,CIO)?如何為公司聘請稱職的CIO?大多數人可能認為,需要精通技術、具備商業意識,並擁有出色的管理和人際交往能力。
- Posted October 31, 2024
- 0
-
港AI教育策略可借鑑北京(車品覺)
特首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大力推動中小學STEAM教育。政府會成立「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推動數字教育,亦計劃更新初中科學科課程,並支援教師使用AI教學。
- Posted October 30, 2024
- 0
-
橫向調遷有利職業前景(鄧淑明博士)
與2019年全年4210萬人離職相比,2021年辭職人數躍升至4740萬,增幅逾12%。不少人估計這個趨勢會逐漸緩和,不過早前微軟(Microsoft)及領英(LinkedIn)的研究指出,2024年會有更多人辭職。
- Posted October 29, 2024
- 0
-
無人駕駛的士發展深受法規掣肘(方保僑)
早前電動車商特斯拉(Tesla)正式推出其首款無人駕駛的出租車CyberCab,標誌着自動駕駛技術邁向新里程碑。
- Posted October 28, 2024
- 0
-
港四大優勢 創數字榮景(湛家揚博士)
最近,我有幸與來自英國的一群頂尖「高級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學生交流,為他們的中國交流計劃拉開序幕。我向他們解釋,中國數字化轉型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基礎。
- Posted October 24, 2024
- 0
-
深港河套助內企走出去(車品覺)
香港特區是國際金融中心和多元文化的交滙點,一直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法治環境,以及開放的市場經濟為優勢,最近再次成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之首。
- Posted October 23, 2024
- 0
最新文章
-
公平代碼拓新藍海(車品覺)
作為長期觀察科技趨勢的專家,我一直關注在德國柏林創業的n8n,近日由Highland Europe領投,他們完成一輪頗具象徵意義的融資──5500萬歐羅B輪資金。
- April 30, 2025
- 0
-
Mind Map突顯人工智能UX革命(黃岳永)
最近Google的NotebookLM推出了全新的Mind Map功能。用戶只需點擊Mind Map按鈕,NotebookLM便能自動生成互動式思維導圖,讓你一目了然地掌握知識架構。
- April 29, 2025
- 0
-
全球AI發展陷十字路口(方保僑)
美國特朗普政府近期的關稅政策反覆無常,近日又全面禁止輝達(Nvidia)向中國出口特供版人工智能(AI)晶片H20,令輝達需要減記55億美元庫存與採購費用,股價單日重挫近7%。
- April 28, 2025
- 0
-
高速網絡釋放電玩潛能(林國誠)
任天堂正式宣布全新一代遊戲主機Switch 2將於6月隆重登場,引發全球遊戲迷熱烈期待。作為繼承Switch王者地位的新世代掌機,Switch 2帶來更強畫質、更流暢操作,以及嶄新的網絡功能,讓遊戲體驗全面升級。
- April 25, 2025
- 0
-
探索大灣區科技創新(湛家揚博士)
「百聞不如一見」是最生動的詮釋!非常榮幸能帶領香港中文大學EMBA學生,展開一場振奮人心的大灣區探索之旅,親眼見證科技與創新如何深刻改造世界。
- April 24, 2025
- 0
-
AI飛速增長 須調整擴張戰略(車品覺)
近期,某知名雲計算巨頭宣布放緩部分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項目,其中包括美國俄亥俄州中部10億美元的3個數據中心園區建設計劃。
- April 23, 2025
- 0
-
AI 與機械人的前沿發展(吳壽冠)
近期的發展焦點,則是代理型人工智慧(Agentic AI),讓 AI 不僅能執行預設任務,還能作出推理,動態調整策略、整合多模態數據,並與環境互動。至於下一個發展重點,很多業內人仕皆認為是實體人工智慧(Physical AI),把人工智能加入一個「身軀」(Embodiment),融入我們生活及工作各個環節,進一步改變人類生活與產業運作模式。
- April 22,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