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新加坡智慧國 重視人文精神(鄧淑明博士)
新加坡於2014年首度推出「智慧國1.0」(Smart Nation 1.0)計劃,列出三大方向,包括數碼經濟、數碼政府及數碼社會,聚焦發展大數據、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網絡安全(Cybersecurity)等技術,希望加強數碼應用能力。
- Posted December 17, 2024
- 0
-
AI驅動雲端革新創造未來(方保僑)
亞馬遜(Amazon)雲端運算部門AWS最近舉行的年度盛會re:Invent 2024再次掀起科技界巨浪。這場盛會不僅展示了AWS在雲端技術的領先地位,更揭示人工智能(AI)如何徹底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 Posted December 16, 2024
- 0
-
超級寬頻有利租金樓價(林國誠)
隨着2025年香港有大量新樓盤落成,住宅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配套完善的私人住宅一直是買家和租客的首選,除了交通便利和會所設施,基建配套逐漸成為影響樓價的重要因素。
- Posted December 13, 2024
- 0
-
港鞏固教育樞紐須軟硬兼施(黃岳永)
最近許多人談論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能力,中聯辦主任鄭雁雄早前出席「大學校長高峰論壇」時指出:「(香港)應當堅持大學國際化的重要方向,構建互聯互通的國際高等教育合作網絡。」
- Posted December 13, 2024
- 0
-
藉創新文化應付挑戰(湛家揚博士)
在香港特區政府、香港總商會、香港工業總會,以及多間企業與科技公司的支持下,香港中文大學首創了一個企業創新框架,用來評估香港公司的整體創新能力。
- Posted December 12, 2024
- 0
-
購物行為體現沉睡效應(車品覺)
美國心理學家霍夫蘭德(CarlIver Hovland),最早提出休眠效果或沉睡效應(Sleeper Effect)。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是,訊息來源在記憶的聯繫,隨時間而逐漸脫鈎,忘記訊息傳播的來源,只保留內容的模糊記憶。
- Posted December 11, 2024
- 0
-
情緒健康影響學業成績(鄧淑明博士)
最新研究顯示,精神健康與學業成績有明顯關連,這對我們會有怎樣的啟發?因應近年學童自殺個案急升,政府在精神健康方面增撥資源,例如教育局、社會福利署和醫務衞生局跨部門合作,於2023年底在全港中學推行三層應急機制,結合校內跨專業團隊、校外支援網絡和醫療服務,以及早識別高風險的學生。
- Posted December 10, 2024
- 0
-
美中博弈重繪全球科技版圖(方保僑)
特朗普2017年登上第45任美國總統寶座時,就不斷向中國施壓,尤其在高科技的戰線上,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亦延續這些政策,而預計特朗普明年回歸,壓力只會有增無減。這場美中之間的科技角力,猶如一場精密的國際象棋對弈,每一步棋都牽動全球科技產業的神經。
- Posted December 9, 2024
- 0
-
電訊商活用AI打擊詐騙通話(林國誠)
隨着科技進步,人工智能(AI)的應用為打擊詐騙電話提供了嶄新紓解方案,香港的電訊商亦推出多項防護措施,努力保障顧客的安全。
- Posted December 6, 2024
- 0
-
人工智能產品聖誕禮物清單(黃岳永)
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歌聲響起,又到了選購禮物給親朋好友的日子。不得不說,過去兩年人工智能(AI)快速發展,讓許多產品出現脫胎換骨的變化,成為大小朋友的心水之選。
- Posted December 6, 2024
- 0
最新文章
-
摺疊手機配合AI才成絕配(林國誠)
近日,多款旗艦級摺疊手機接連登場,包括Samsung Galaxy Z Fold7、OPPO Find N5、vivo X Fold5及HONOR Magic V5等。
- August 1, 2025
- 0
-
打造高效AI團隊的核心要素(郭德偉)
踏入2025年,企業之間的競爭陸續轉移至人工智能的競賽。透過人工智能模型的協助,優化客戶服務質素及縮短工作流程極為普遍。Gartner 最新研究顯示,到2028年,33%的企業軟體將包含代理型AI功能(Agentic AI),人工智能的應用將推展至一個新景地。
- July 31, 2025
- 0
-
善用新科技 領悟學習真諦(鄧淑明博士)
根據網上數據顯示,全球人工智能(AI)工具的使用量持續攀升,今年5月的網絡流量已突破107.5億次,平均每次使用8分52秒,正全面蠶食傳統搜尋引擎的使用量。
- July 31, 2025
- 0
-
現實世界資產四大演進(車品覺)
在我看來,數字經濟的發展與「現實世界資產」(Real World Asset, RWA)的關係十分密切,大致經歷4個階段。
- July 30, 2025
- 0
-
掌握CODA 與AI深度思考達目標(黃岳永)
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只需向AI輸入一個問題,AI便能自動生成一篇長文或建議。起初,許多人都對AI生成的高效率讚不絕口,但用得多了,便發現生成內容常常只是把一堆資料拼湊在一起,仔細一看,其實相當混亂且難以理解。
- July 29, 2025
- 0
-
ChatGPT挑戰谷歌搜尋地位?(方保僑)
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ChatGPT的崛起,已成為科技界熱話。在過去數月,OpenAI宣布ChatGPT的全球每日提問量已高達25億次,約等於Google每日搜尋量的五分之一。
- July 28, 2025
- 0
-
AI沉浸式體驗 連繫Z世代(林國誠)
香港動漫電玩節一向是本地年輕人一年一度的盛事,對任何希望吸納新世代客人的品牌來說,無疑是絕佳機遇。
- July 2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