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版權條例》修訂為AI拆牆鬆綁(方保僑)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與知識產權署,近日完成有關版權條例的諮詢工作,並計劃修訂條例,引入文本及數據開採(Text and Data Mining;TDM)的豁免條款。
- Posted February 24, 2025
 - 0
 
 - 
					
					
					全新視角觀賞熊貓寶寶生活(林國誠)
「熊貓TV」正式進入第二階段,新增設置於「大熊貓之旅」的6支鏡頭並引入多項嶄新功能,讓市民能以全新視角、多角度、更自由的方式觀賞「盈盈」、「樂樂」,以及牠們的龍鳳胎寶寶「家姐」與「細佬」的生活點滴。隨着這些升級功能的推出,熊貓熱潮勢必再掀高潮!
- Posted February 21, 2025
 - 0
 
 - 
					
					
					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的變革:重新定義人機互動的未來(吳壽冠)
隨著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成為了當前技術領域的一大熱點。這種類型的AI不僅僅是回答單一問題,而是能夠主動地幫助用戶分解問題、執行任務,並在多輪互動中提供更高效、更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 Posted February 20, 2025
 - 0
 
 - 
					
					
					三秘訣提升個人競爭力駕馭AI(鄧淑明博士)
中國人工智能(AI)初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今年技驚四座,震撼全球之餘,也為各行各業的數碼化提速,預計將為全球創造更多科技相關的新職位。
- Posted February 20, 2025
 - 0
 
 - 
					
					
					美國倡國際加強AI合作(車品覺)
新任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在法國巴黎人工智能峰會的一段講話:「我們這屆政府相信,人工智能(AI)在經濟創新、就業創造、國家安全、醫療保健、言論自由及其他領域,擁有多不勝數的革命性應用。如果此時就限制其發展,不僅會讓已佔據行業地位的企業不公平地受益,還扼殺了這一代人所見過最有前景的技術。」
- Posted February 19, 2025
 - 0
 
 - 
					
					
					OpenAI理想與現實交戰(黃岳永)
OpenAI於2015年以非牟利組織的形式誕生,更以開源精神聞名。但隨着公司走向商業化,逐步轉向封閉策略。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最近坦承,OpenAI在開源策略上「站到歷史錯誤的一方」。
- Posted February 18, 2025
 - 0
 
 - 
					
					
					港迎內地科企國際化浪潮(方保僑)
近期,人工智能(AI)領域的超新星DeepSeek被發現在香港註冊子公司,引起業界關注及廣泛報道,顯示內地科技企業加快國際化進程的趨勢,也再次突顯香港作為創業與融資熱點的優勢。
- Posted February 17, 2025
 - 0
 
 - 
					
					
					DS處理中文內容精確自然(林國誠)
人工智能(AI)市場迎來一股新熱潮,DeepSeek(DS)憑藉高效能大型推理模型DeepSeek-R1及開源模型DeepSeek-V3,在語言理解與模型優化方面展現出強大實力,特別在中文語言處理更具優勢。
- Posted February 14, 2025
 - 0
 
 - 
					
					
					剖析AI與程式的區別(湛家揚博士)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數碼世界中,人們愈來愈常在日常對話聽到「AI」(人工智能)。然而誤解亦隨之而來:認為每個數碼應用都等同AI。這種混淆進一步隨ChatGPT的推出而加劇,導致一些人認為AI就在那時誕生。
- Posted February 13, 2025
 - 0
 
 - 
					
					
					DeepSeek改寫AI業遊戲規則(車品覺)
1月20日DeepSeek發布新模型DeepSeek-R1以來,這間來自中國的人工智能(AI)創業公司,火速成為全球科技圈的焦點。英美主流媒體紛紛報道了DeepSeek的研究進展,高度評價其卓越性能。
- Posted February 12, 2025
 - 0
 
 
最新文章
- 
					AI進化與風險並存(方保僑)
					
我們正目睹人工智能(AI)走上一條無可逆轉的自動化之路,其演進模式正如自動駕駛技術一樣,從最初「人手為主,電腦輔助」,逐步邁向「電腦主導,人類監督」,最終將可能到達「完全自主,不再需要人為介入」的境界。
- November 3, 2025
 - 0
 
 - 
					AI製遊戲湧現 質素差惹劣評(郝本尼)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HyperWrite行政總裁舒默(Matt Shumer),早前在社交媒體X發布一段示範影片,展示由生成式AI製作的第一人稱視角射擊遊戲。
- November 3, 2025
 - 0
 
 - 
					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圖像與視頻的無限可能(吳壽冠)
					
在過去的數年間,人工智能(AI)的發展已從抽象的技術概念,迅速演變為觸手可及的應用工具,而其中最引人矚目、最具顛覆性的領域,無疑是「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特別是圖像與視頻的生成。
- October 31, 2025
 - 0
 
 - 
					AI+AR眼鏡融入生活(林國誠)
					
近年來,「AI+AR眼鏡」已成為科技界的新興焦點,它不再僅是工程師的實驗玩具,而是逐步融入一般消費者日常生活中。
- October 31, 2025
 - 0
 
 - 
					做資訊總監不要太謙虛(湛家揚博士)
					
在不少傳統企業中,資訊科技部門長期處於幕後位置,主要負責系統支援與日常營運,鮮有參與企業策略決策。
- October 30, 2025
 - 0
 
 - 
					AI未來是泡沫抑或革命?(黃岳永)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浪潮下,全球科技股恍如搭上火箭。從矽谷巨擘以至初創新兵,市值集體暴漲。
- October 28, 2025
 - 0
 
 - 
					AI喜附和人 醫學推理建議堪致命《自然》揭大模型答案 未必基於事實(郝本尼)
					
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最新指出,人工智能(AI)的諂媚傾向,可能對科學研究造成負面影響,因為研究人員正愈來愈多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但其傾向迎合、附和用戶觀點,而非提供獨立或事實導向的答案。
- October 28,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