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AI導師助新世代應對挑戰(黃岳永)
隨着世界以飛快的速度不斷演變,經濟轉型、地緣政治衝突,以及人工智能(AI)等顛覆性科技重塑產業和勞動力結構,人們擔憂不少行業受到衝擊,並深感未來充滿未知和不確定性。
- Posted November 22, 2024
- 0
-
AI 驅動的心理健康數據分析(吳壽冠)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個體在情感、心理和社會方面的健康狀態。它深刻影響不僅是個人的生活質量,還包括家庭和整個社會。隨著社會的快速演變,心理健康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
- Posted November 21, 2024
- 0
-
五招提升數據素養(湛家揚博士)
數據素養協會最近在香港舉辦了首屆數據素養獎,旨在表彰數據管理方面的卓越和創新,並鼓勵其他人向最優秀者學習。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今年來自香港、中國內地和澳門的許多頂尖公司獲得獎項。要從數據資產中挖掘價值,談何容易。
- Posted November 21, 2024
- 0
-
隨機當規律 決策易迷信(車品覺)
上周專欄賣了個關子,迅即就有幾位朋友同時追問筆者,優秀的決策者應該具備什麼素質。這件事情讓我想起從前在阿里巴巴(09988)的時候,筆者寫了一本公司內部小冊子,內容涉及決策時一般人容易出現的盲點。
- Posted November 20, 2024
- 0
-
創新科技應對暴雨防洪(鄧淑明博士)
印尼現正展開遷都工作,新首都位於東加里曼丹省的努桑塔拉,距離原本的首都雅加達約1236公里。遷都工程估計耗資達450億美元,約佔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3%,需遷徙人口達190萬,預期要20年才可完成。如此勞師動眾遷都主因之一,是雅加達的土地下沉及暴雨引致嚴重水浸。
- Posted November 19, 2024
- 0
-
慎防搜尋陷阱要識自保(方保僑)
近年來,網絡犯罪手法日益猖獗,過去有網絡騙徒曾利用「假冒網站」攻擊,包括當用戶在Google搜索「WhatsApp網頁版」時,騙徒會透過操縱搜尋引擎優化(SEO)或付費廣告,安排惡意網站出現在搜尋結果的顯眼位置。
- Posted November 18, 2024
- 0
-
科技與權力交織 須制衡防亂象(黃岳永)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特朗普(Donald Trump)成為第47屆美國總統。選舉當夜,馬斯克(Elon Musk)在他的X(前稱Twitter)平台上,發布了一張他走入美國總統橢圓形辦公室的合成照,這令外界愈加關注他對特朗普的影響力,並質疑是否存在利益衝突。
- Posted November 15, 2024
- 0
-
數據經濟五大趨勢(湛家揚博士)
目前,大多數公司專注於關鍵績效指標(KPI)儀錶板、機器學習模型、商業分析,以及最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然而,未來3至5年的數據經濟,會是什麼樣子呢?
- Posted November 14, 2024
- 0
-
人類直覺判斷難被AI淘汰(車品覺)
大概一年前,我為內地出版社翻譯了一本名為《小數決策》(Decisions over Decimals)的書籍,背後原因是看了英文原文版本後,覺得書內很多觀點很有意思,值得推薦給廣大的中文讀者。
- Posted November 13, 2024
- 0
-
污水監測獲獎 輸出技術契機(鄧淑明博士)
新冠疫情彷彿已成回憶,但近日「全港性污水病毒監測計劃」在2024年度國際水協會(IWA)項目創新獎的「績效改善與營運解決方案」組別榮獲金獎,讓人重溫舊事,也提醒我們前進的方向。
- Posted November 12, 2024
- 0
最新文章
-
實體SIM卡地位難取代(林國誠)
近年來,智能手機市場逐步推動eSIM普及,甚至推出僅支援eSIM的機型。這表面上象徵數位化進程邁入新階段,用戶毋須插拔實體SIM卡,即可透過線上操作迅速啟用或轉移號碼。
- September 19, 2025
- 0
-
ESG創造價值 不只是合規(湛家揚博士)
香港ESG生態系統正逐步發展,惟中小企仍面對資源有限、技術門檻高等挑戰。對中小企而言,ESG往往被視為額外負擔,因在現實經濟壓力下,企業首要目標是生存。
- September 18, 2025
- 0
-
慎用AI 免墮「偽學習」陷阱(車品覺)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還在上中學時,每個暑假最頭疼的就是要寫讀後感,總是拖到開學前才拚命趕工,過程雖然痛苦,卻實實在在地鍛煉腦子。
- September 17, 2025
- 0
-
「氛圍編程」助構思落實(黃岳永)
在大學教授創業課程多年後,今年香港科技大學有個明顯變化:即使是一年級的新生,也需要嘗試將自己的創意,轉化為原型(Prototype)。
- September 16, 2025
- 0
-
科技創新與版權秩序交鋒(方保僑)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Midjourney快速商業化,讓用戶僅需簡單指令,便可生成栩栩如生的超級英雄圖像,甚至動畫角色,過往被嚴密管理的知識產權瞬間化為雲煙。
- September 15, 2025
- 0
-
AI破語言孤島 助讀懂動物聲音(林國誠)
人工智能(AI)的進展往往令人驚嘆不已,如今它不僅協助人類撰寫文章、設計,更能診斷疾病與駕駛車輛。
- September 12, 2025
- 0
-
AI時代的學習新典範:駕馭變革,打造終身學習力(翁偉基)
在AI浪潮席捲全球的今日,我們習以為常的知識與技能正在迅速改朝換代。過去那種線性、一次性的學習模式已不再適用。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與變革的時代,真正的競爭力來自於不斷適應、持續學習的能力。
- September 1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