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以太坊2.0價格能否衝高72倍(葉文瀚博士)
筆者過去兩個禮拜都撰寫了有關比特幣的文章,本周則聚焦以太坊(Ethereum)。加密貨幣市場近年來迅速發展,其中以太坊作為第二大區塊鏈平台,其發展備受關注。近期,以太坊完成了代號為坎昆(Dencun)的升級,旨在改善交易費用高昂和速度緩慢等問題,並提升整體可擴充性。然而,此次升級後,以太幣價格卻一度下瀉20%,引發市場熱議。
- Posted April 11, 2024
- 0
-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潛力雄厚(廖錦興博士)
在內地電視劇《繁花》中,爺叔的人生哲學「大暑之後必有大寒」,正正道出內地汽車業的情況。2023年獲得圓滿收官,成績斐然,今年伊始便遇到重大挑戰,首季產銷量比去年同期下降,新能源汽車1月份銷量更下降四成。歐盟委員會正對中國電動汽車作反補貼調查,以決定是否徵收關稅來保護歐盟生產商,同時開始對進口中國電動汽車進行海關登記,意味已為徵稅做好準備。晶片封鎖及新一輪減價戰接踵而來,各方面分析均估計,中國新能源汽車大寒將至。
- Posted April 11, 2024
- 0
-
內地數據出境制度調整(車品覺)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3月22日公布《促進和規範數據跨境流動規定》(下稱《規定》)。負責人表示,為促進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激發數據要素價值,數據出境制度作出優化調整。筆者認為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規定》中「促進」是放在「規範」之前,可能意味着一次重要的方向性改變,值得與內地有業務往來企業關注的有以下數點:
- Posted April 10, 2024
- 0
-
加強溝通有利解決爭端(鄧淑明博士)
1989年3月,萬維網(World Wide Web,或www)誕生,它的開發者、英國物理學家伯納斯–李(Sir Tim Berners-Lee)今年3月發表了〈一封公開信:紀念網絡成立35周年〉(Marking the Web’s 35th Birthday: An Open Letter),回顧了互聯網的發展,指出它現存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值得我們思考。
- Posted April 9, 2024
- 0
-
Android版手機八達通將面世(方保僑)
八達通自1997年推出後,近年已經發展得非常全面,除了實體卡,更可陸續應用在智能手機上,包括2017年Samsung Pay推出的Smart Octopus、2020年Apple Pay及華為的Huawei Pay亦支援八達通功能,為市民提供不同流動支付方案。不過,撇除以上3款品牌的支援型號,其他內建NFC(近場通訊)的智能手機似乎仍無法使用手機八達通。這與手機八達通採用Sony FeliCa規格,以及嵌入式安全元件的手機限制有關。
- Posted April 8, 2024
- 0
-
加密貨幣淘金熱2.0(葉文瀚博士)
比特幣價格連續攀升,突破了每日歷史新高,並引發新一輪的炒幣熱潮。據加密貨幣分析公司Kaiko Research數據顯示,比特幣的漲勢似乎每天都在創造大約1500個新的「百萬美元富翁錢包」。這些錢包是比特幣區塊鏈上的數碼地址,用戶可以在當中儲存加密貨幣。然而,由於這些地址的匿名性,很難確定它們由個人還是實體控制。
- Posted April 4, 2024
- 0
-
區塊鏈應用將大放異彩(廖錦興博士)
區塊鏈技術面世已16年,加密貨幣比特幣因其交易上升和價格瘋狂波動引起全球關注,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曾公開支持另一加密貨幣狗狗幣亦產生名人效應。2021年,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成為全球第一個採用比特幣作為國家法定貨幣,至今比特幣價格已上升至7萬美元的歷史高峰。事實上,加密貨幣只是區塊鏈技術其中之一項應用,其偉大功能不可簡單地被金融投機者抹殺。
- Posted April 4, 2024
- 0
-
Kimi掀長文本比併潮(車品覺)
近日內地知名人工智能(AI)公司「月之暗面」(Moonshot AI)推出Kimi智能助手,能支援200萬字連續無損超長上下文功能。Kimi智能助手又稱Kimi Chat,是「月之暗面」自研千億參數大模型打造的對話式AI助手產品,擁有長上下文處理能力,可應用於很多新的使用場景,包括專業學術論文的理解和翻譯、輔助分析法律問題、一次性整理幾十張發票等。
- Posted April 3, 2024
- 0
-
裝備年輕人迎接未來(鄧淑明博士)
日前從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到珠海九洲港的「空中的士」首航,全程僅需20分鐘,估計每人單程票價為200至300元人民幣,比陸路車程節省了160分鐘,預計將為大灣區人口帶來更舒適、高效、平價的空中出行模式。這個以有人或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可帶動相關領域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內地叫「低空經濟」,其應用場景廣泛,除載人通勤、旅遊、航拍外,還能載貨作物流運輸、醫療救災,又或是用於公共和政府服務中的工程測繪、環境監測、交通疏導等。預期這會衍生不少新職位和新工種。
- Posted April 2, 2024
- 0
-
50G光纖寬頻正式面世(林國誠)
香港的網絡基礎建設,一直走在國際前列。繼5.5G流動通訊網絡後,寬頻網絡亦有一項突破性提升。作為全港首家率先引入50G PON(無源光纖網絡)技術的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我們將為個人用戶及企業客戶提供極高速、支援多設備連接及極低延遲的網絡服務。
- Posted March 29, 2024
- 0
最新文章
-
兩大自駕方案再掀優劣之爭(方保僑)
近期,全球電動車生產商及車迷紛紛關注字節跳動旗下一間汽車內容平台「懂車帝」舉辦的一場自駕實地測試。
- August 4, 2025
- 0
-
摺疊手機配合AI才成絕配(林國誠)
近日,多款旗艦級摺疊手機接連登場,包括Samsung Galaxy Z Fold7、OPPO Find N5、vivo X Fold5及HONOR Magic V5等。
- August 1, 2025
- 0
-
打造高效AI團隊的核心要素(郭德偉)
踏入2025年,企業之間的競爭陸續轉移至人工智能的競賽。透過人工智能模型的協助,優化客戶服務質素及縮短工作流程極為普遍。Gartner 最新研究顯示,到2028年,33%的企業軟體將包含代理型AI功能(Agentic AI),人工智能的應用將推展至一個新景地。
- July 31, 2025
- 0
-
善用新科技 領悟學習真諦(鄧淑明博士)
根據網上數據顯示,全球人工智能(AI)工具的使用量持續攀升,今年5月的網絡流量已突破107.5億次,平均每次使用8分52秒,正全面蠶食傳統搜尋引擎的使用量。
- July 31, 2025
- 0
-
現實世界資產四大演進(車品覺)
在我看來,數字經濟的發展與「現實世界資產」(Real World Asset, RWA)的關係十分密切,大致經歷4個階段。
- July 30, 2025
- 0
-
掌握CODA 與AI深度思考達目標(黃岳永)
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只需向AI輸入一個問題,AI便能自動生成一篇長文或建議。起初,許多人都對AI生成的高效率讚不絕口,但用得多了,便發現生成內容常常只是把一堆資料拼湊在一起,仔細一看,其實相當混亂且難以理解。
- July 29, 2025
- 0
-
ChatGPT挑戰谷歌搜尋地位?(方保僑)
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ChatGPT的崛起,已成為科技界熱話。在過去數月,OpenAI宣布ChatGPT的全球每日提問量已高達25億次,約等於Google每日搜尋量的五分之一。
- July 2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