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電子病歷互通的私隱疑慮(鄧淑明博士)
政府計劃在未來5年斥資14億元把「醫健通」升級成「醫健通+」,集統一電子病歷、治理流程、健康工具及數據平台等功能於一身。升級後,既可載入全港700多萬人由出生到死亡的資料,亦可容納跨境醫療數據。醫健通這個電子健康紀錄系統在2016年推出,讓醫護在病人授權下,讀取病人在公私營醫療機構的病歷資料,有助減少醫療失誤,也避免病人重複做不必要的檢查。
- Posted March 12, 2024
- 0
-
香港「走塑」大行動 (方保僑)
近年,世界各地都在減少使用塑膠物料,特別是用完即棄的塑膠製品,並尋找其他替代品。2022年3月,全球175個國家的代表(包括中國)在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5)達成協議,開始草擬一項全球性協定,以解決全球的塑膠污染問題。香港特區政府在2021年2月公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以實現「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為願景,提出應對直至2035年廢物管理挑戰的策略、目標和措施,並訂下六大主要行動。行動居於首位的「全民減廢」,當中一項主要措施就是政府建議分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以及探討處理其他單次使用塑膠的需要。
- Posted March 11, 2024
- 0
-
從MWC體會AI帶來的機遇(林國誠)
筆者每年都出席在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辦的MWC(Mobile World Congress,世界流動通訊大會),既參觀展覽,也趁機與世界各地的電訊行業專家交流。
- Posted March 8, 2024
- 0
-
回憶備份推動夢想成真(林岳永)
夢境一直是人們感興趣的話題,我們入睡後,意識應該已經消失,腦海卻會出現各種奇妙的夢境。夢中出現過的人物、地點、事件,有些是過去經歷過的事情或曾到訪的地方,有時還會夢到從未遇過的情景,然後在現實中驚訝「我發夢見過」的情況出現。
- Posted March 8, 2024
- 0
-
阿里EMO模型的利與弊(葉文瀚博士)
阿里巴巴(09988)智能計算研究所上月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模型EMO,引起全球廣泛關注。EMO是一款多語言模型,能夠根據輸入的照片及語音,生成逼真的表情動作,突破以往只能生成靜態影像的限制,為數碼媒體及虛擬內容生成帶來巨大創新。
- Posted March 7, 2024
- 0
-
電動車電池與環保(廖錦興博士)
筆者上月參加美國史丹福大學杜爾永續學院舉辦的研討會,主題是「與全球思想領袖探討氣候和永續發展」,由特斯拉(Tesla)前技術總監JB Straubel擔任主講嘉賓。作為史丹福校友,Straubel受到教授的啟發,對能源和永續發展產生濃厚興趣,畢業後與朋友共同創辦一間電動飛機公司。2003年,他向當時剛認識的馬斯克(Elon Musk)推薦該項目,雖遭到拒絕,卻引起了馬斯克對Straubel所開發高續航力電動車的興趣,並邀請他加入特斯拉,成為該公司的第五位員工。
- Posted March 7, 2024
- 0
-
港發展數據交易具獨特優勢(車品覺)
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全球對數據的需求正迅速增長。專家預計,到2025年,全球數據流通將為經濟增長貢獻高達11萬億美元,約佔全年世界生產總值(GDP)的9.6%,反映資料流通對經濟的重要性。到2030年,全球數據交易市場規模有望超越3000億美元。眾多快速增長的市場中,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內地,屬增長最快的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由於其獨特的地理和政治優勢,成為數據跨境流通的理想試驗田,本港正值處於發展數據交易業務的有利時機。
- Posted March 6, 2024
- 0
-
期待女生投身網安大展拳腳(鄧淑明博士)
美國數據分析公司CB Insights(下稱CBI)的《2024年科技趨勢》報告指出,2023年網絡攻擊的嘗試次數,比前一年上升逾倍;去年因勒索軟件付款予黑客的數字激增,估計網絡犯罪分子收到總值11億美元贖款,是有紀錄以來最多。
- Posted March 5, 2024
- 0
-
MWC 24的啟示(方保僑)
一年一度的世界流動通訊大會(MWC 2024),已於當地時間26日在西班牙巴塞隆拿開幕,亦是自2006年起第16年在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行,今年是繼疫情復常後的第二次復辦。
- Posted March 4, 2024
- 0
-
10G寬頻及其覆蓋大廈 (林國誠)
10G光纖入屋寬頻方案提供高達10Gbps的極高速下載及上載頻寬,即相當於傳統1000M光纖入屋寬頻的10倍速度,能滿足高要求的用戶。無論在家中觀看4K甚至8K的高清影片、虛擬實境(VR)、傳送或分享特大檔案傳輸、存取雲端網絡檔案,或者是玩雲端遊戲等,10G光纖入屋寬頻都可提供流暢無阻的體驗。
- Posted March 1, 2024
- 0
最新文章
-
摺疊手機配合AI才成絕配(林國誠)
近日,多款旗艦級摺疊手機接連登場,包括Samsung Galaxy Z Fold7、OPPO Find N5、vivo X Fold5及HONOR Magic V5等。
- August 1, 2025
- 0
-
打造高效AI團隊的核心要素(郭德偉)
踏入2025年,企業之間的競爭陸續轉移至人工智能的競賽。透過人工智能模型的協助,優化客戶服務質素及縮短工作流程極為普遍。Gartner 最新研究顯示,到2028年,33%的企業軟體將包含代理型AI功能(Agentic AI),人工智能的應用將推展至一個新景地。
- July 31, 2025
- 0
-
善用新科技 領悟學習真諦(鄧淑明博士)
根據網上數據顯示,全球人工智能(AI)工具的使用量持續攀升,今年5月的網絡流量已突破107.5億次,平均每次使用8分52秒,正全面蠶食傳統搜尋引擎的使用量。
- July 31, 2025
- 0
-
現實世界資產四大演進(車品覺)
在我看來,數字經濟的發展與「現實世界資產」(Real World Asset, RWA)的關係十分密切,大致經歷4個階段。
- July 30, 2025
- 0
-
掌握CODA 與AI深度思考達目標(黃岳永)
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只需向AI輸入一個問題,AI便能自動生成一篇長文或建議。起初,許多人都對AI生成的高效率讚不絕口,但用得多了,便發現生成內容常常只是把一堆資料拼湊在一起,仔細一看,其實相當混亂且難以理解。
- July 29, 2025
- 0
-
ChatGPT挑戰谷歌搜尋地位?(方保僑)
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ChatGPT的崛起,已成為科技界熱話。在過去數月,OpenAI宣布ChatGPT的全球每日提問量已高達25億次,約等於Google每日搜尋量的五分之一。
- July 28, 2025
- 0
-
AI沉浸式體驗 連繫Z世代(林國誠)
香港動漫電玩節一向是本地年輕人一年一度的盛事,對任何希望吸納新世代客人的品牌來說,無疑是絕佳機遇。
- July 2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