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改善資本市場(邱達根)
今年一月,筆者向財政司司長遞交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建議書,其中關於資本市場方面,筆者提出拓闊資金來源,增強流動性的必要。一方面,資金支持是推動科創發展的必要元素。
- Posted February 22, 2024
 - 0
 
 - 
					
					
					人腦晶片應用前景廣闊(葉文瀚博士)
美國企業家兼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新創公司Neuralink早前宣布,成功完成人腦植入晶片手術。這一突破技術將對醫療和科學界產生深遠影響。Neuralink一直致力研發可植入人腦的晶片,並開發相關的手術機械人,以實現安全而準確的植入。通過把微細電極植入大腦皮層表面,這些晶片能夠直接監測神經元的訊號。一些病患者可以通過藍牙無線傳輸訊號至手機或電腦裝置,運用意念重新控制身體功能。
- Posted February 21, 2024
 - 0
 
 - 
					
					
					國際數據港 上海志在必得(車品覺)
最近上海市公布落實《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準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副主任趙義懷介紹,臨港新片區將參照國際數據港建設,在數字貿易領域率先實施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希望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突破:
- Posted February 21, 2024
 - 0
 
 - 
					
					
					期待以無人機穿梭香港(鄧淑明博士)
低空經濟產業在內地發展尤其迅速。據聞2023年就有至少16個省份將低空經濟、通用航空等民用航空活動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相關企業數量也持續增長。截至去年8月底,中國實名登記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已超過111萬架,比2022年底增幅達15.9%;無人機操控員執照已頒發18.2萬本,全國註冊無人機營運企業已超過1.7萬間;無人機飛行逾2000萬小時。
- Posted February 20, 2024
 - 0
 
 - 
					
					
					雲端遊戲服務革新體驗 (林國誠)
透過雲端遊戲,玩家毋須購買昂貴的硬件,即可在手機、平板、電腦或智能電視等多種裝置上享受遊戲,大大降低遊玩遊戲的入門門檻。玩家的主要投資僅是購買一個遊戲控制器,相比於投資數千元在電腦顯示卡或家用遊戲機上,成本相對降低。
- Posted February 16, 2024
 - 0
 
 - 
					
					
					重新思考學習方式(黃岳永)
試把自己的大腦具像化,右腦是一個廣闊、相互連接的領域,接收感官體驗、情感和整體印象,也是我們首次「遇到」資訊的地方,即講座的視覺、聲音和感覺,以及書本的質感和情感等。要將這些資訊保留,便要把它們遷移到左腦這個規劃良好的大城市,分門別類的一一放好。
- Posted February 9, 2024
 - 0
 
 - 
					
					
					提前應對深偽技術風險(葉文瀚博士)
近日一張以深度偽造(Deepfake)技術合成、疑似美國樂壇天后Taylor Swift的不雅照片,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引發了假新聞泛濫的擔憂。深度偽造是一種以人工智能(AI)為基礎的技術,可以合成虛構的圖像、音頻及短片內容。
- Posted February 7, 2024
 - 0
 
 - 
					
					
					讓企業捕捉數據價值(車品覺)
數據已成為現代經濟體系的一種關鍵資產,它的重要性與傳統的生產要素(如土地、勞動力和資本)旗鼓相當。隨着數字經濟發展的步伐,數據的角色和價值只會愈來愈大。
- Posted February 7, 2024
 - 0
 
 
最新文章
- 
					遺忘與記憶 尋找箇中平衡(黃岳永)
					
內地科企深度求索(DeepSeek)近期發表的DeepSeek-OCR,乍聽之下是光學文字辨識系統,實則別開生面。
- November 4, 2025
 - 0
 
 - 
					AI進化與風險並存(方保僑)
					
我們正目睹人工智能(AI)走上一條無可逆轉的自動化之路,其演進模式正如自動駕駛技術一樣,從最初「人手為主,電腦輔助」,逐步邁向「電腦主導,人類監督」,最終將可能到達「完全自主,不再需要人為介入」的境界。
- November 3, 2025
 - 0
 
 - 
					AI製遊戲湧現 質素差惹劣評(郝本尼)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HyperWrite行政總裁舒默(Matt Shumer),早前在社交媒體X發布一段示範影片,展示由生成式AI製作的第一人稱視角射擊遊戲。
- November 3, 2025
 - 0
 
 - 
					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圖像與視頻的無限可能(吳壽冠)
					
在過去的數年間,人工智能(AI)的發展已從抽象的技術概念,迅速演變為觸手可及的應用工具,而其中最引人矚目、最具顛覆性的領域,無疑是「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特別是圖像與視頻的生成。
- October 31, 2025
 - 0
 
 - 
					AI+AR眼鏡融入生活(林國誠)
					
近年來,「AI+AR眼鏡」已成為科技界的新興焦點,它不再僅是工程師的實驗玩具,而是逐步融入一般消費者日常生活中。
- October 31, 2025
 - 0
 
 - 
					做資訊總監不要太謙虛(湛家揚博士)
					
在不少傳統企業中,資訊科技部門長期處於幕後位置,主要負責系統支援與日常營運,鮮有參與企業策略決策。
- October 30, 2025
 - 0
 
 - 
					AI未來是泡沫抑或革命?(黃岳永)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浪潮下,全球科技股恍如搭上火箭。從矽谷巨擘以至初創新兵,市值集體暴漲。
- October 28, 2025
 - 0
 
 
POPULAR POSTS
- 
2025數碼港創業投資論壇 匯聚業界精英  探索創投與科技未來趨勢
 - 
AI天秤|房委會引進AI天秤 可遠程操控
 - 
AI小說爆紅|日出版商角川 網載AI小說爆紅
 - 
AI教投資|涵蓋股樓債券虛產 Gemini叫人做網紅 Copilot倡創作賺收入
 - 
憑AI賺錢|加國創業家教路 憑AI賺錢5招 客製GPT供訂閱 頂尖CEO也取經
 - 
OpenAI疑侵權|美平台Cameo控OpenAI侵權
 - 
內地仿腦算法|「智者一號」仿腦算法 內地首亮相
 - 
做資訊總監不要太謙虛(湛家揚博士)
 - 
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圖像與視頻的無限可能(吳壽冠)
 - 
Smart Sensing|物聯網配AI監控人流 高效省成本 Smart Sensing展覽實測 僅需簡單硬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