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訊號密集互干擾 政府Wi-Fi難連接
記者周五走訪各區公共場所,發現多個場地的政府Wi-Fi的下載速度偏慢,最低只有0.38Mbps;當中重要旅遊景點尖沙咀海旁和文化中心更無法連接Wi-Fi。
- Posted January 30, 2016
- 0
-
鍾偉強3月就任副創科局長
楊偉雄表示,兩位都是具實力人選,高興他們在今天高挑戰的環境下, 仍能放棄現有工作加入創科團隊,期望攜手合作培育香港年輕創業家。他說現時談如何合作並不實在,冀外界靜觀創科局工作。
- Posted January 30, 2016
- 0
-
理大5000萬建3D打印室 只收成本價(紀曉風)
校方過往一直有使用3D打印,應用在醫學等範疇,隨着3D打印器材價錢降低,故設立大型3D打印實驗室,校方只會向學生收回成本價。
- Posted January 29, 2016
- 0
-
Facebook季賺122億倍升 股價逆市飆12.5%
目前fb視頻瀏覽量為每天1億小時,不但大大增加用戶使用fb的時間,也有助fb在推薦影片(Suggested Videos)和動態新聞(News Feed)等功能推送視頻廣告。
- Posted January 29, 2016
- 0
-
利豐馮裕鈞曾闖矽谷創業
家成熟的大型企業跟初創企業很不同,日久會形成一個「免疫系統」扼殺新意念,於是他在集團內部建立一個溝通平台,鼓勵下屬自由提出創新意念。
- Posted January 28, 2016
- 0
-
大數據已是明日黃花?(算者)
美國對1000強企業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60%以上的受訪企業表示,它們「至少有一個大數據項目正在籌備中」,這一比例顯示大數據已經成為商業主流方向。
- Posted January 26, 2016
- 0
-
Twitter五高層離職
面對用戶增長遞減,業績疲弱,Twitter股價過去12個月已下跌約55%。消息人士透露,韋爾早前數月已往其他公司面試,另覓工作。
- Posted January 26, 2016
- 0
-
一帶一路助港發展大數據(廖添誠、鄒小敏)
到那時,香港人整體收入一定增多,使香港政府在醫療及其他各方面,有更加多資源去做全民退保等福利措施,政府在各方面政策有更大彈性(flexibility)
- Posted January 25, 2016
- 0
最新文章
-
AI進化與風險並存(方保僑)
我們正目睹人工智能(AI)走上一條無可逆轉的自動化之路,其演進模式正如自動駕駛技術一樣,從最初「人手為主,電腦輔助」,逐步邁向「電腦主導,人類監督」,最終將可能到達「完全自主,不再需要人為介入」的境界。
- November 3, 2025
- 0
-
AI製遊戲湧現 質素差惹劣評(郝本尼)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HyperWrite行政總裁舒默(Matt Shumer),早前在社交媒體X發布一段示範影片,展示由生成式AI製作的第一人稱視角射擊遊戲。
- November 3, 2025
- 0
-
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圖像與視頻的無限可能(吳壽冠)
在過去的數年間,人工智能(AI)的發展已從抽象的技術概念,迅速演變為觸手可及的應用工具,而其中最引人矚目、最具顛覆性的領域,無疑是「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特別是圖像與視頻的生成。
- October 31, 2025
- 0
-
AI+AR眼鏡融入生活(林國誠)
近年來,「AI+AR眼鏡」已成為科技界的新興焦點,它不再僅是工程師的實驗玩具,而是逐步融入一般消費者日常生活中。
- October 31, 2025
- 0
-
做資訊總監不要太謙虛(湛家揚博士)
在不少傳統企業中,資訊科技部門長期處於幕後位置,主要負責系統支援與日常營運,鮮有參與企業策略決策。
- October 30, 2025
- 0
-
AI未來是泡沫抑或革命?(黃岳永)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浪潮下,全球科技股恍如搭上火箭。從矽谷巨擘以至初創新兵,市值集體暴漲。
- October 28, 2025
- 0
-
AI喜附和人 醫學推理建議堪致命《自然》揭大模型答案 未必基於事實(郝本尼)
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最新指出,人工智能(AI)的諂媚傾向,可能對科學研究造成負面影響,因為研究人員正愈來愈多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但其傾向迎合、附和用戶觀點,而非提供獨立或事實導向的答案。
- October 28,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