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港迎生科初創上市撼納斯特 享中外市場優勢更吸引
面對香港改革上市制度迎接生物科技企業,納斯特亞太區主席麥柯奕(Robert McCooey)揚言毋懼競爭,憑藉雲集熟悉生科行業的投資者、上市費用簡單便宜等優勢,加上不斷求變創新,不會視香港新制為威脅。
- Posted July 12, 2018
- 0
-
香港手機支付為何不普及 (方保僑)
至於安全問題方面,當傳統信用卡丟失了或被盜,則很容易被盜用,我曾親眼見過有朋友的信用卡及錢包在午飯時被盜取,不到30分鐘已被盜用。看完以上的分析,你現在認為哪種支付方法更為安全?
- Posted July 12, 2018
- 0
-
初創行李防盜服務15品牌 獲注入千萬元 鑽研遙距追蹤
若要數旅行時最狼狽的情況,遺失行李想必榜上有名。港產初創R-Guardian針對行李箱、旅行袋、手袋等產品,專門研發防丟(Anti-Lost)及防盜等技術,更獲不少大品牌採用。
- Posted July 12, 2018
- 0
-
科企轟政府資助審批官僚
在未夠規模上市前,公司多數會向政府或大學籌措經費。三和生物科技執行主席嚴惠霖卻有不愉快經歷,他理解政府高層有心扶助創科企業,但執行已有的既定程序,「執行者亦與上層想法不協調」,令企業非常為難。
- Posted July 11, 2018
- 0
-
揀生科企勤讀招股書篩走次貨 研新藥夭折率90% 捕捉2.5萬億商機
加州教師退休基金(CalSTRS)旗下規模達200億美元的私募基金,亦曾投資生物科技。CalSTRS投資總監Christopher Ailman承認鮮有成功例子,「每個重大改革中,譬如發明飛機、汽車,先行者並不一定是最後贏家。」
- Posted July 11, 2018
- 0
-
本港28%工作易被AI取代
研究發現,需要複雜管理、社交和照顧他人能力的工種,如教育行政人員、護士、餐廳和酒店經理、首席執行官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風險都低於10%;另一方面,容易受人工智能取代的高風險工種,包括一般秘書、出納員、速遞員、會計師、核數師及法務助理等。
- Posted July 11, 2018
- 0
-
Gobee.bike清盤 勢掀共享單車大整合
Gobee.bike稱將逐步處理,並與政府保持緊密聯繫。該公司回覆本地傳媒時補充說,因已進入清盤程序,目前未決定怎處理大批單車,但強調這些屬公司財產,研究方案有3個,包括出售、循環再造又或是捐贈。
- Posted July 11, 2018
- 0
-
靠ICO集資 56%四個月玩完
美國波士頓學院近日追蹤了2390間初創,他們均以首次代幣發行(ICO)集資,團隊收集了數據計算他們的存活率。若以Twitter平台的發帖紀錄,視之為業務正常運作的指標,研究人員發現調查的初創中,只有44.2%於120日後依然存活。
- Posted July 11, 2018
- 0
-
去年吸金逾46億 衞星初創風投私募熱捧
不少初創主攻衞星技術,例如星際上網、地圖影像等研發。有資料統計,這些科企自2012年起,不論融資額或交易量,都如火箭衝上雲霄。
- Posted July 11, 2018
- 0
-
iPhone用戶近七成屬有錢人 (凌通)
美國經濟研究局與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發表報告,發現擁有iPhone人士中,有69.1%的機會是高收入者(家庭收入最高的四分一人口);至於iPad和Android手機的用戶則分別有66.9%及59.5%機會是有錢人。
- Posted July 10, 2018
- 0
最新文章
-
科企出海|網龍夥中科聞歌 AI技術出海
網龍(00777)及其子公司創奇思(Cherrypicks),日前聯同中科聞歌成立戰略聯盟,成為境外唯一出海平台與商業化夥伴,以推動內地人工智能(AI)核心技術出海。
- August 18, 2025
- 0
-
GEO|AI概覽添流量 重塑行銷策略
NP Digital最近發布報告,在美國訪問了1000位美國成年人,亦聯繫600名全職從事行銷、市場研究、銷售及廣告工作的專業人士,探討SEO趨勢,以及對行銷績效及策略的影響。
- August 18, 2025
- 0
-
識別AI片|九招識別人工智能生成影片
科技媒體Mashable於是傳授九大招數,讓觀眾以更敏銳的眼光及懷疑態度,發掘內容中的蛛絲馬跡,識別AI生成的病毒影片。
- August 18, 2025
- 0
-
科幻科學|學者倡對未來科技超前部署
最近德國、加拿大及法國的3位學者提出一種「科幻科學」(sci-fi-sci)概念,試圖以實驗模擬未來科技,收集參與者的態度及行為數據,預測科技對社會的可能影響,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
- August 18, 2025
- 0
-
代孕機器人|全球首款料一年內面世 技術突破與倫理爭議並存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正於北京舉行,市場傳出,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張其峰領銜的科研團隊,正研發全球首款配備「人工子宮」的仿人機器人,能夠模擬真人從受孕至十月懷胎直至分娩的全過程,售價預計不逾人民幣10萬元,並有望在一年內推出。
- August 15, 2025
- 0
-
Figure AI機械人|美機械人懂自動摺毛巾
毛巾質地柔軟,沒有固定形狀,摺疊時容易起皺或纏結。如此沒特定幾何形狀可記住,也沒有單一「正確」抓握點,對人形機械人甚具挑戰。
- August 15, 2025
- 0
-
科企職場文化|OpenAI新丁派心得 面試要謙虛
一位剛加入OpenAI的資深研究員奧菲斯登(Bas van Opheusden),近日在社交平台X公開長達8頁的求職技巧,講解如何在人工智能(AI)職位面試脫穎而出。
- August 1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