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樂視為豪宅解畫:賈躍亭被富貴了
對於內地媒體報道賈躍亭在美國有私人房產,樂視超級汽車(下稱樂視汽車)急急發出聲明澄清,表示有關物業用作樂視汽車的業務用途,不屬於賈躍亭個人,更指是個別媒體把賈躍亭「被富貴」了。
- Posted July 17, 2017
- 0
-
天使投資者蘇智安指港窒礙創業
蘇智安除了是電子零件銷售商AV Concept行政總裁外,另一個身份亦是本地早期天使投資者。他笑言,自己看投資項目時,亦為上市公司找技術、業務合作夥伴。投資初創最大目的,純粹是為了賺錢,這是一場考眼光的比賽,「真正落袋都有5億元」。
- Posted July 17, 2017
- 0
-
阿里創業基金擴投資領域
據阿里創業基金公布,在2016年內審核逾500份香港初創企業的商業方案,最終選了6間來投資,總投資額近7800萬元。這些公司除了業績有顯著增長外,僱員人數亦增加36%。
- Posted July 17, 2017
- 0
-
港青淘寶創業最怕被抄襲 貪門檻低客源廣 生存靠口碑
早前舉辦淘寶造物節,希望提升平台的品牌形象,邀請108間淘寶網上商店參展。當中有中國新生代把個人興趣變成一門生意,亦有香港青年因本地創業困難,北望神州。
- Posted July 17, 2017
- 0
-
中國獨角獸急速崛起 全球佔比逾三成 親民制勝
現時全球各地的獨角獸,融資金額合共1620億美元,總估值達到6.88萬億港元。有科技網站估計,全球約有262間獨角獸,其中有88間來自中國,佔比多達33%。
- Posted July 17, 2017
- 0
-
初創業者,不要再犯這七宗罪
有幾件事情我會苦勸創業者不要去做,因為它們會帶來很難逆轉的長期惡果。與大家分享這些初創業者容易犯的七宗罪,希望減少些踏上不歸路的創業冤魂。
- Posted July 16, 2017
- 0
-
馬化騰到訪人民網疑求和
有網友爆料指騰訊主席馬化騰周五出現在人民網辦公大樓,該辦公樓的大屏幕上更打着「熱烈歡迎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一行做客人民網」,有關圖片在網上流傳。
- Posted July 15, 2017
- 0
-
日式競爭終焉 (香睿剛)
在沒有太多競爭的環境下,日本三大電訊商也犯不着推出什麼優惠吸引顧客。本周中,KDDI(AU)突然宣布一連串減價措施,當中最便宜的收費計劃只需不到2000日圓,減幅高達三成,反映一輪新減價戰即將展開。
- Posted July 15, 2017
- 0
-
人工智能時代需要什麼領袖 (李世鴻)
麥肯錫在今年4月的文章「中國人工智慧的未來之路」歸納人工智能技術的4個部分:認知、預測、決策和集成解決方案。人工智能可取代部分管理人的工作,這對人類領袖有什麼啟示呢?
- Posted July 15, 2017
- 0
-
科技轉型帶來新機遇 (辛思維)
雖然中國科技行業與美國仍有一段距離,但中國勝在有一個龐大的市場,足以支持眾多企業的生存。所以粵港澳大灣區就算最終不能追上美國,至少在中國以至東南亞市場,亦可搶佔一定的優勢。
- Posted July 15, 2017
- 0
最新文章
-
CyberArk|四招監控智能代理
不少企業採用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透過自動化工作流程提升效率。不過,AI代理亦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包括代理「幻覺」、濫用行為,以及遭惡意人士利用等。
- November 13, 2025
- 0
-
AI電視|三星電視引入AI對話
南韓三星(Samsung)計劃在2025年推出的全線產品,包括Neo QLED、Micro RGB、OLED、QLED升級電視、智能顯示器及Movingstyle系列,逐步引入全新的對話式人工智能(AI)技術。
- November 13, 2025
- 0
-
Gemini私有雲|AI運算保私隱
谷歌(Google)周二(11日)推出雲端私有人工智能(AI)運算平台,讓設備透過加密鏈路直接連接到受保護空間,在一個無縫銜接的谷歌技術堆疊上,運行谷歌最大、功能最強大的Gemini模型。
- November 13, 2025
- 0
-
Meta楊立昆擬創業|質疑LLM技術 研世界模型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道,Meta首席人工智能(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計劃離職,改為自行創辦初創。
- November 13, 2025
- 0
-
新圖靈測驗|電腦揪出AI對話
瑞士蘇黎世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美國杜克大學與紐約大學的跨學科聯合研究團隊,日前提出一套新的「電腦版圖靈測試」,旨在判斷人工智能(AI)模型說出的話像不像人。
- November 13, 2025
- 0
-
光纖量子通訊|完成網安測試 採用理大新晶片 應付大算力攻擊
量子科技已在量子電腦、量子衞星與精密測量等領域釋放巨大價值,全球各地亦積極發展量子加密技術,以應付量子時代的網絡安全風險。
- November 13, 2025
- 0
-
電池技術突破|助光能商業化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能源轉換技術講座教授,鍾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李剛、助理教授楊光等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鈣鈦礦/晶矽疊層」電池領域取得突破進展。
- November 12,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