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富豪停產燃油車拓電能 Tesla難再獨市 高盛唱淡股價插6%
電動車是未來汽車業的發展重點,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瑞典富豪汽車(Volvo)昨天表示,由2019年起推出的所有新款汽車,都將為純電動或混合動力車,意味富豪成為首家分階段淘汰純燃油引擎汽車的大型車廠。
- Posted July 6, 2017
- 0
-
香港電競音樂節移師紅館
旅遊發展局將在8月舉行「香港電競音樂節」,希望吸引一批年輕海外旅客,但該局總幹事劉鎮漢昨天提到,因應本港夏季天氣不穩,為免影響活動,決定移師室內舉行。該活動原定在中環海濱舉行,現改為紅磡香港體育館,日期依然是8月4日至8月6日。
- Posted July 6, 2017
- 0
-
樂視債主瞓地追數 高呼賈躍亭還錢(凌通)
為了追債,可以去到幾盡?資金鏈出現問題的樂視,近月已多次被債主入稟法院追數,但有討債人似乎嫌法律行動不夠,索性親身上門。
- Posted July 6, 2017
- 0
-
百度無人車北京馳騁 涉三違規待查(凌通)
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昨日在北京舉行的「2017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通過視頻直播展示一段他乘坐公司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即時全場起哄。
- Posted July 6, 2017
- 0
-
滬發布共享單車營運標準 全國首例 10月生效 規範服務
在兩個共享單車品牌相繼倒閉後,上海市單車行業協會昨天發布共享單車團體標準,包括明確互聯網屬性、取消對用戶70歲以上年齡限制、對單車的尺寸作出規定,以及強制3年報廢等。這是全國首個依託區域協作制訂的共享單車團體標準,將於10月1日起實施。
- Posted July 6, 2017
- 0
-
摩拜賣專用雨衣增收入
共享單車品牌摩拜(Mobike)從昨天起在微信上出售專用雨衣,每件索價268元人民幣,是共享單車營利的新嘗試;這同時反映了共享單車品牌尚未找到一個經得起市場考驗的盈利模式。
- Posted July 6, 2017
- 0
-
FinTech與Bitcoin驅迷思(杜志挺)
FinTech結合了兩個字Finance和Technology兩字,所以FinTech代表了將科技使用在金融上的各種運用,特別是指資訊科技的應用。我們可以將FinTech的發展分為3個階段:早期的應用是大型而集中,例如股票交易系統的電子化
- Posted July 6, 2017
- 0
-
DeepMind擁病歷裁定違法
Google近日禍不單行,繼觸犯《反壟斷法》被歐盟重罰巨款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與多家醫院的資料共享協議,又在英國被裁定不合法。
- Posted July 6, 2017
- 0
-
優客工場獲2億彈藥 內地共享工作室一哥反攻紐約
內地共享工作室租賃商優客工場(UrWork)日前宣布,獲北京愛康醫療集團注資2億元(人民幣.下同),即約2.3億港元。優客工場早於今年1月完成B輪融資,雖只獲4億元,但當時公司估值已超過70億元(Unicorn,估值10億美元以上而尚未上市的初創公司),晉身獨角獸行列。
- Posted July 6, 2017
- 0
最新文章
-
CyberArk|四招監控智能代理
不少企業採用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透過自動化工作流程提升效率。不過,AI代理亦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包括代理「幻覺」、濫用行為,以及遭惡意人士利用等。
- November 13, 2025
- 0
-
AI電視|三星電視引入AI對話
南韓三星(Samsung)計劃在2025年推出的全線產品,包括Neo QLED、Micro RGB、OLED、QLED升級電視、智能顯示器及Movingstyle系列,逐步引入全新的對話式人工智能(AI)技術。
- November 13, 2025
- 0
-
Gemini私有雲|AI運算保私隱
谷歌(Google)周二(11日)推出雲端私有人工智能(AI)運算平台,讓設備透過加密鏈路直接連接到受保護空間,在一個無縫銜接的谷歌技術堆疊上,運行谷歌最大、功能最強大的Gemini模型。
- November 13, 2025
- 0
-
Meta楊立昆擬創業|質疑LLM技術 研世界模型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道,Meta首席人工智能(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計劃離職,改為自行創辦初創。
- November 13, 2025
- 0
-
新圖靈測驗|電腦揪出AI對話
瑞士蘇黎世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美國杜克大學與紐約大學的跨學科聯合研究團隊,日前提出一套新的「電腦版圖靈測試」,旨在判斷人工智能(AI)模型說出的話像不像人。
- November 13, 2025
- 0
-
光纖量子通訊|完成網安測試 採用理大新晶片 應付大算力攻擊
量子科技已在量子電腦、量子衞星與精密測量等領域釋放巨大價值,全球各地亦積極發展量子加密技術,以應付量子時代的網絡安全風險。
- November 13, 2025
- 0
-
電池技術突破|助光能商業化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能源轉換技術講座教授,鍾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李剛、助理教授楊光等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鈣鈦礦/晶矽疊層」電池領域取得突破進展。
- November 12,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