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科技動態 News
-
創業是你自己的事 (老占)
上帝很公平,上一代們面對的是零資源,但也相對零限制;這一代有了資源,但也同時有了框架的限制。過去的創業,也許是為了生存,是為了賺錢,是為了養家;現在的創業,很多時是解決痛點,解決問題,改變世界。
- Posted June 21, 2017
- 0
-
微軟倡區塊鏈認證 難民隨時尋回身份
目前全球有超過11億人因為戰亂、災難而流落異鄉,最終無法證明個人身份。聯合國紐約總部周一舉行的ID2020論壇上,微軟及埃森哲(Accenture)計劃以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建立一套合法的數碼身份系統
- Posted June 21, 2017
- 0
-
Meltwater買起港初創Klarity 加強數據分析進擊亞洲
2013年在香港成立的Klarity,主攻市場推廣、研究及分析人員,透過提供社交媒體監測及聆聽分析服務,把零碎的數據轉化為可靠情報,讓企業對旗下品牌及市場有更深了解。
- Posted June 21, 2017
- 0
-
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 黃錦輝:機械人不可能毀滅人類(譚淑美)
黃錦輝,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回流香港20多年,一直在中大任教,及帶領學生創業——大中華報章資料庫「慧科新聞」是他的成名作之一。最近,他開記者會,推出全新錯字與粵語檢測系統,對象主要是中文試卷用家。
- Posted June 20, 2017
- 0
-
Alphabet新措施審查反恐
歐洲近年多番遭遇恐怖襲擊,政客紛紛指摘互聯網助長激進思想。為回應外界非議,Google母公司Alphabet周日(18日)公布一系列新措施打擊YouTube等平台上的恐怖主義內容。
- Posted June 20, 2017
- 0
-
AI漸滲透日常生活(車品覺)
說到《未來簡史》,尤瓦爾赫拉利在書中一個主要觀點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影響,掌握這些技術的小部分人會成為既得利益者,其他大部分人則會淪為「無用階層」。
- Posted June 20, 2017
- 0
-
月球種植薯仔 中國明年實驗
中國科學家透露明年升空的嫦娥4號將在月球表面進行薯仔種植實驗,引起各界關注。《北京青年報》昨日引述實驗器具「月面微型生態圈」總設計師謝更新教授透露,屆時內置小型相機將向全球直播這項離地最遠的生物實驗。
- Posted June 20, 2017
- 0
-
報告倡內地FinTech試行沙盒
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表金融監管藍皮書,指出金融科技(FinTech)將給監管體系帶來重大挑戰,尤其監管當局對於金融科技及其監管的理念尚未釐清,報告建議中國可以考慮以沙盒為試點,構建金融科技監管長效機制。
- Posted June 20, 2017
- 0
-
電商下半場鬥物流(高天佑)
「化妝品零售一哥」莎莎(00178)最新年度業績遜於市場預期,導致最近3個交易日股價累瀉逾14%。不過該股業績遜色的主要原因頗為特別,非關自由行旅客減少,而是由於「網購生意太好」,物流能力卻追不上,導致大量訂單延誤、被取消或需要賠償,造成「重大損失」。
- Posted June 20, 2017
- 0
-
Uber冀港引入共乘法例
Uber公布早前委託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於本月7日至9日進行的「香港交通服務」意見調查結果。是次調查共訪問540名香港市民,有近80%人支持政府引入合適法律框架規範Uber。
- Posted June 20, 2017
- 0
最新文章
-
CyberArk|四招監控智能代理
不少企業採用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s),透過自動化工作流程提升效率。不過,AI代理亦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包括代理「幻覺」、濫用行為,以及遭惡意人士利用等。
- November 13, 2025
- 0
-
AI電視|三星電視引入AI對話
南韓三星(Samsung)計劃在2025年推出的全線產品,包括Neo QLED、Micro RGB、OLED、QLED升級電視、智能顯示器及Movingstyle系列,逐步引入全新的對話式人工智能(AI)技術。
- November 13, 2025
- 0
-
Gemini私有雲|AI運算保私隱
谷歌(Google)周二(11日)推出雲端私有人工智能(AI)運算平台,讓設備透過加密鏈路直接連接到受保護空間,在一個無縫銜接的谷歌技術堆疊上,運行谷歌最大、功能最強大的Gemini模型。
- November 13, 2025
- 0
-
Meta楊立昆擬創業|質疑LLM技術 研世界模型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道,Meta首席人工智能(AI)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計劃離職,改為自行創辦初創。
- November 13, 2025
- 0
-
新圖靈測驗|電腦揪出AI對話
瑞士蘇黎世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美國杜克大學與紐約大學的跨學科聯合研究團隊,日前提出一套新的「電腦版圖靈測試」,旨在判斷人工智能(AI)模型說出的話像不像人。
- November 13, 2025
- 0
-
光纖量子通訊|完成網安測試 採用理大新晶片 應付大算力攻擊
量子科技已在量子電腦、量子衞星與精密測量等領域釋放巨大價值,全球各地亦積極發展量子加密技術,以應付量子時代的網絡安全風險。
- November 13, 2025
- 0
-
電池技術突破|助光能商業化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能源轉換技術講座教授,鍾士元爵士可再生能源教授李剛、助理教授楊光等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鈣鈦礦/晶矽疊層」電池領域取得突破進展。
- November 12, 2025
- 0




















